入夏后,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李秀兰看着刘云鹏越来越胖的小脸,决定带他回乡下住几天,让爷爷奶奶也好好抱抱孩子。
出发那天,刘建国特意请了假,骑着自行车送娘俩回去。
刘老根和王桂英早就站在村口等了。
看见他们,王桂英快步跑过来,一把抱过刘云鹏:“我的乖孙,可想死奶奶了!”
刘老根则接过刘建国手里的东西,笑着说:“快回家,我给你们熬了绿豆汤,解暑。”
乡下的院子比城里的大,院子里种着几棵梧桐树,枝叶茂盛,挡住了***辣的太阳。
王桂英把刘云鹏放在铺了凉席的竹床上,竹床是刘老根亲手编的,上面还带着竹子的清香。
刘云鹏躺在竹床上,小手抓着竹床的栏杆,咯咯地笑。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王桂英就抱着刘云鹏去田埂上。
麦子己经成熟了,金黄金黄的,风一吹,麦浪翻滚,还带着淡淡的麦香。
王桂英哼着老童谣:“麦梢黄,盼爹娘,娃在怀里睡正香。
风轻轻,云飘飘,咱娃长大志气高。”
刘云鹏靠在她怀里,小脑袋跟着节奏轻轻晃着,眼睛闭着,像是在享受这美好的清晨。
有一次,他们遇见了邻居家的大黄狗。
大黄狗摇着尾巴走过来,刘云鹏不仅不怕,还伸手要摸。
王桂英赶紧把他抱远:“这娃,胆真大,不怕狗。”
大黄狗似乎也知道这是邻居家的孩子,摇了摇尾巴,转身走了。
刘建国周末回乡下时,总会带些城里的零食和玩具。
有次他带了个拨浪鼓,刘云鹏拿到手里,就不停地摇,“咚咚” 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刘建国坐在老槐树下,教刘云鹏认 “太阳月亮星星”。
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鹏鹏,你看,那是太阳,圆圆的,暖暖的。”
刘云鹏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嘴里 “啊啊” 地叫着,像是在回应。
下午,刘老根会带着刘云鹏去院子里的小菜园。
小菜园里种着黄瓜、西红柿、茄子,绿油油的一片。
刘老根摘了根黄瓜,用井水冲了冲,然后咬了一口,再把剩下的递给刘云鹏。
刘云鹏舔了舔黄瓜,觉得甜甜的,又咬了一口,弄得满脸都是汁水。
刘老根看着他的样子,笑得合不拢嘴:“咱鹏鹏真能吃,将来准是个壮小子。”
傍晚,李秀兰和王桂英在厨房里忙活晚饭。
厨房里飘出了炖鸡的香味,那是刘老根早上杀的老母鸡。
刘建国则在院子里帮着劈柴,刘云鹏坐在竹床上,看着爸爸劈柴,时不时地喊一声 “爸爸”。
虽然吐字还不清楚,但刘建国听得清清楚楚,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
桌子上摆着炖鸡、炒青菜、凉拌黄瓜,还有王桂英亲手烙的饼。
刘老根给刘建国倒了杯酒,说:“建国,你在城里上班辛苦,多喝点酒解解乏。”
刘建国接过酒杯,喝了一口:“爹,您也喝。”
李秀兰则给王桂英夹了块鸡肉:“娘,您多吃点,带鹏鹏也辛苦。”
夜里,乡下的星星特别亮,密密麻麻地挂在天上。
刘建国抱着刘云鹏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指着天上的星星说:“鹏鹏,你看,那是北斗星,像个勺子一样。”
刘云鹏看着星星,眼睛里满是好奇。
李秀兰坐在一旁,给他们扇着扇子。
微风拂过,带着梧桐树的清香,让人觉得格外舒服。
“建国,你在城里上班,要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王桂英走过来,对刘建国说。
刘建国点点头:“娘,我知道了,您放心吧。”
王桂英又说:“家里有我和你爹呢,你不用惦记我们,好好照顾秀兰和鹏鹏就行。”
刘建国看着爹娘花白的头发,心里有些发酸。
他知道,爹娘年纪大了,还在为他操心。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将来让爹娘也能过上好日子,不用再这么辛苦。
在乡下住了半个月,刘云鹏黑了也胖了,学会了说 “爸爸妈妈奶奶爷爷”,还学会了走路,虽然走得还不稳,总是摇摇晃晃的,但己经能自己走几步了。
离开那天,王桂英抱着刘云鹏舍不得放手,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鹏鹏,有空了奶奶再去看你。”
刘云鹏似乎也知道要离开,搂着王桂英的脖子,不肯松手。
刘建国骑着自行车,带着李秀兰和刘云鹏往城里走。
刘老根和王桂英站在村口,一首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
刘云鹏趴在刘建国怀里,回头看着爷爷奶奶,嘴里喊着 “奶奶爷爷”。
李秀兰看着儿子的样子,心里也有些舍不得。
刘建国回头看了看村口的方向,心里暗暗想:等将来日子好了,一定要把爹娘接到城里来住,让他们也能享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