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风吹落花泪满襟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3-14

第一章:落花初遇江南的春天,总是带着一种湿润的温柔。细雨如丝,

轻笼着小镇的青石街巷,桃花瓣儿被风吹落,零星点缀在湿漉漉的石板上,

仿佛一幅未完成的画卷。林若溪撑着一把淡青色的油纸伞,缓步走在街头,

裙摆微微拂过地面,带起几片落花。她眉眼如画,温柔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愁,

那是书香门第的女子独有的气质。若溪是林氏书肆的小姐,自幼便浸在诗书墨香中,

性子柔和却不失坚韧。父亲林老爷是个老派文人,守着书肆过活,日子虽清贫,却也安稳。

若溪最爱在春日里出来走走,看那桃花落尽,听那细雨低吟,总觉得这世间的美景,

总有一丝让人心酸的意味。这一日,她如往常般漫步至小镇外的桃林,雨虽停了,

天边却还挂着几抹灰云。桃花开得正盛,风一吹,花瓣便如雪般飘落,落在她的发间、肩头。

她停下脚步,伸出手接住一片花瓣,轻轻叹道:“花开花落,总是无常。”她的声音清软,

似春风拂过,又似雨滴落在湖心,带着一丝无人能懂的寂寥。就在这时,

不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轻而稳,若溪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影从桃林深处走来。

那是个年轻男子,身着一袭青衫,眉目清朗,手中提着一只画箱,肩上还背着一卷画布。

他走得不急不缓,目光却落在若溪身上,似是被她的模样怔住了。“你是……”若溪开口,

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她从未见过这男子,可不知为何,他的眼神却让她心头一颤,

仿佛早已相识。男子微微一笑,拱手道:“在下顾长风,路过此地,见这桃林美景,

便想画上一幅。不想却遇见姑娘,扰了清静,实在抱歉。”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润,

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若溪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笑道:“这桃林本是无主之地,

公子既爱画,便是它的缘分,何来打扰之说?”她说着,低头看了看手中那片花瓣,

又道:“只是这花开得再美,终是要落的,公子可曾想过,如何画出这落花的魂?

”顾长风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他放下画箱,走近几步,认真地看着若溪,

道:“姑娘这话,倒让我心有所动。花开花落虽是自然,可若能画出它的魂,

便是留住了刹那的永恒。不知姑娘可愿让我试上一试?”若溪一愣,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她脸颊微红,低声道:“公子是说,要画我?”她的声音虽轻,却掩不住心底的那一丝慌乱。

她虽读过许多诗书,却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别人画中的人。顾长风点了点头,

目光温柔而坚定:“姑娘站在这落花之间,恰似一幅画中人,若不画下,未免辜负了这春光。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若姑娘不愿,我自不会勉强。”若溪听了这话,

心中似有一股暖流淌过。她抬头看向顾长风,见他眼中并无轻浮之意,只有真挚与欣赏,

便轻轻点了点头:“既是缘分,便依公子吧。”顾长风闻言,眼中露出喜色。

他迅速打开画箱,取出画笔与颜料,在桃树下支起画架。若溪站在不远处,

依旧撑着那把淡青色的伞,身后是纷纷落下的桃花,风吹过时,裙摆轻扬,

宛如一朵盛开的花。画画时,顾长风的目光时而落在若溪身上,时而落在画布上。

他的手腕灵动,笔锋流畅,仿佛每一笔都带着感情。若溪起初还有些拘谨,可渐渐地,

她被他的专注感染,竟也放松下来。她看着他,

眼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在蔓延——那是好奇,是欣赏,

或许还有一丝她自己也不愿承认的悸动。时间在静谧中流逝,约莫一个时辰后,

顾长风终于停下笔。他长舒一口气,抬头看向若溪,笑道:“成了,姑娘可愿一看?

”若溪走上前去,低头看向画布,顿时怔住了。画中的她,撑伞站在桃林中,

花瓣飘落在她的发间、肩头,眉眼间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却又透着一种说不出的灵气。

背景是那片桃林,层层叠叠的花瓣仿佛在风中起舞,整幅画既有春日的明媚,

又带着一丝落花的悲凉。“这……这便是我吗?”若溪喃喃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她从未想过,自己在别人眼中,竟是这般模样。顾长风微微一笑,道:“这是我眼中的姑娘。

落花虽美,却不及姑娘半分风姿。我便将这画取名‘落花人独立’,姑娘以为如何?

”若溪听了这话,心中似被什么触动了一下。她抬头看向顾长风,见他眼中满是真诚,

不由得低声道:“公子过奖了。若溪不过一介凡女,如何当得起这画中之意?”“凡女?

”顾长风摇了摇头,“姑娘若知落花之魂,便不凡。我一生爱画,却从未见过如姑娘这般,

能与这春光融为一体的女子。”这话说得直白,若溪的脸颊瞬间红透了。她低头不语,

手中的伞柄被她攥得更紧,指节微微泛白。顾长风见状,似也察觉自己言辞太过,

连忙道:“是我唐突了,姑娘莫怪。”若溪摇了摇头,轻声道:“公子言重了。只是这画,

怕是若溪不配。”她说着,目光落在画上,心中却涌起一种莫名的情绪。她不知为何,

觉得这幅画仿佛预示了什么,可她不愿深想。顾长风见她神色有异,

便岔开话题道:“今日多谢姑娘,若非有你,这画难成。日后若有机会,

我再画一幅赠予姑娘,如何?”若溪听了这话,心中一暖,抬头笑道:“那便多谢公子了。

只是这小镇不大,公子若再来,怕是还能遇见我。”“如此甚好。”顾长风也笑了,

眼中闪过一丝柔情,“那我便盼着下次再会。”天色渐晚,夕阳洒在桃林间,映得花瓣如金。

若溪与顾长风告别时,彼此的目光中都带着一丝不舍。她转身离去时,回头看了一眼,

见他仍站在原地,手中握着画笔,目光追随着她的背影。那一刻,若溪的心跳得有些快。

她不知,这一场偶遇,竟是她命运的开端。那幅“落花人独立”的画,既是缘起的见证,

也是日后泪水满襟的预言。回到家中,若溪推开窗,望着窗外的桃花,

轻声道:“落花人独立……长风,你可知,这落花的魂,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她的声音低不可闻,似叹似怨,似喜似悲。窗外,夜色渐深,桃花依旧飘落,

仿佛在诉说一场未完的故事。第二章:风去花残情难断自那日桃林一别,

林若溪的日子仿佛染上了一抹不同的色彩。她每每经过书肆的窗前,总会不自觉地望向窗外,

盼着那抹青衫身影再度出现。顾长风的模样,像春风吹进她的心湖,激起涟漪后便再难平静。

她常想,那幅“落花人独立”的画中,是否也藏着他未说出口的心意?她不敢深想,

可每当夜深人静,那双清朗的眼眸总在她脑海中浮现,让她辗转难眠。

她不知这是否就是所谓的情,可她明白,自从遇见他,她的心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平静。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若溪正在书肆中整理书册,忽听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

她心头一跳,忙放下手中的书,抬头望去。果然是顾长风,他一袭青衫,

手中依旧提着那只画箱,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他走进书肆,四下环顾,见若溪站在书架旁,

便拱手道:“林姑娘,又见面了。”若溪的脸颊微微泛红,她低头掩饰住心中的慌乱,

轻声道:“顾公子怎会来此?可是路过?”她的声音虽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期待。

她不敢承认,自那日分别后,她日日盼着他能再来,哪怕只是匆匆一面。

她甚至会在整理书册时,偷偷抬头望向门外,生怕错过他的身影。顾长风笑了笑,走近几步,

从画箱中取出一卷画轴,递给她道:“那日说好再画一幅赠予姑娘,这几日我寻了些灵感,

便将它完成了。今日特意送来,还望姑娘不嫌弃。”若溪接过画轴,轻轻展开,

只见画中是一片江南水乡,烟雨朦胧中,一女子撑伞独行,身后是弯弯的石桥与飘落的柳絮。

画风细腻,意境悠远,那女子的背影虽模糊,却隐约透着她的影子。她抬头看向顾长风,

眼中满是惊叹:“这是……我?”“正是。”顾长风点头,目光柔和,

“那日见姑娘撑伞立于桃林,便觉这江南烟雨也该有姑娘的身影。

我便画了这幅‘烟雨江南’,聊表心意。”若溪听了这话,心中似有一股暖流淌过。

她小心地将画卷收好,低声道:“公子画技高超,若溪何德何能,受此厚礼。”她顿了顿,

又抬头笑道:“只是这画中人,怕是比我多了几分诗意。

”她试图用轻快的语气掩饰内心的波澜,可那笑意却藏不住眼底的柔情。顾长风闻言,

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姑娘便是诗意本身,何须画中添彩?”这话虽轻,

却直白得让若溪心跳加速。她垂下眼帘,不敢再看他,只低声道:“公子谬赞了。

”她指尖轻抚画轴,心中却涌起一种说不出的甜蜜与酸涩,仿佛这画不仅是礼物,

更是某种无声的承诺。她小心翼翼地将画卷收起,放在书肆最隐秘的角落,

像藏起了一段不敢触碰的心事。此后几日,顾长风常来书肆,或借书,或闲谈。他谈吐风雅,

诗画皆通,与若溪聊起诗词歌赋,总能引得她会心一笑。他有时也会带些小物件来,

比如一枝新摘的桃花、一块刻了“清风”二字的砚台,甚至是一张随意勾勒的素描。

那些素描上,或是书肆的窗棂,或是街角的石桥,却总有她的影子藏在其中。

若溪渐渐习惯了他的到来,每当他推门而入,她的心便会不自觉地轻颤。

她不知这是不是喜欢,只觉得与他在一起时,时光仿佛都变得柔软起来,

连窗外的风声都带着几分温柔。一日黄昏,夕阳洒满书肆,顾长风倚在窗边,

手中拿着一本《诗经》,轻声念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他念罢,抬头看向若溪,眼中似有千言万语。若溪正在一旁抄写书目,听了这句诗,

手中的笔不由得顿住。她抬头迎上他的目光,心跳得有些乱,低声道:“公子念得好,

这诗总让人觉得,伊人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顾长风听了这话,

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放下书,走近若溪,低声道:“若溪,若这伊人就在眼前,

你可会伸手去挽?”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试探,又似带着某种期盼。

他第一次如此直白地唤她的名字,那声音像一把钥匙,轻轻叩开了她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若溪一怔,脸颊瞬间红透。她从未听他如此直白地说话,更未听过这样的话。她低头不语,

手中的书页被她攥得微微发皱。半晌,她才轻声道:“公子说笑了,若溪不过一介书肆之女,

怎敢妄想……”她的话未说完,便被顾长风打断。“若溪,你不必妄自菲薄。”他语气坚定,

目光灼灼,“在我眼中,你比这世上任何女子都珍贵。若我有朝一日能功成名就,必不负你。

”这话如惊雷般炸在若溪心头,她抬头看向他,见他眼中满是真挚,心中百感交集。

她想说些什么,可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只化作一声轻叹。她不知该如何回应,

只觉得这话像一颗种子,深深埋进了她的心田。那一夜,若溪久久难以入眠。她倚在窗前,

望着天边的月色,心中反复回味顾长风的话。她不知他为何突然说出这样的话,却隐约感到,

他或许将要离开。可她不愿相信,宁愿将这一切当作一场梦。她甚至暗暗祈祷,若这真是梦,

愿它永远不醒。然而,命运终究不遂人愿。几日后,顾长风再次来到书肆时,

脸上却多了几分沉重。他站在若溪面前,沉默良久,才开口道:“若溪,我要走了。

”若溪手中的书册“啪”地掉在地上,她抬头看向他,眼中有掩不住的惊慌:“走?去哪儿?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连她自己都没察觉,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舍与惶恐。顾长风苦笑一声,

低声道:“家中来信,催我回乡。我本想在此多留些时日,可如今不得不走。”他顿了顿,

目光落在若溪脸上,“若溪,这几日与你相处,是我此生最快乐的时光。我若能回来,

定会再来寻你。”若溪听了这话,心中似被什么刺了一下。她强撑着笑意,

低声道:“公子有自己的路要走,若溪不敢阻拦。只是……”她咬了咬唇,

终是将后半句话咽下。她想说“只是你若不回,我该如何”,可她知道,这话太重,

她说不出口。顾长风似是看穿了她的心思,他从画箱中取出一幅画,递给她道:“此去路远,

我怕你忘了我。这幅画,留给你做个念想。”若溪接过画轴,展开一看,

只见画中是一株桃树,花开正艳,树下却空无一人,只有一片落花铺满地面。

画旁题了一行字:“桃花依旧笑春风,唯人何处寻?”她看着这画,眼眶不由得湿润起来。

“公子……”若溪哽咽着抬头,却见顾长风已转身走向门口。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

低声道:“若溪,等我。”说完,他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青衫身影渐渐消失在街角。

若溪呆立在书肆中,手中的画卷被她攥得发皱。她想追出去,可双腿却像灌了铅般挪不动步。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心中空落落的,像被掏走了一块。她低头看向画中那片落花,

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滴在画上,晕开了一片模糊的痕迹。自那日起,

若溪的日子变得安静而漫长。她每日依旧在书肆中忙碌,可心却总飘向远方。

她会在整理书册时,不自觉地望向窗外,盼着那熟悉的身影能再次出现。

她将那幅“桃花依旧”的画挂在书肆内,每日凝望,像是守着一份渺茫的希望。

她不知他何时能归来,甚至不知他是否真的会回来,可她只能等,因为他曾说过“等我”。

江南的春天渐渐过去,桃花谢了又开,书肆外的石桥上,行人来来往往,

却始终没有那抹青衫身影。若溪的心,也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忧愁。

她常想,若他不归,这一生是否就只能守着这几幅画,守着这几句承诺,独自老去?

第三章:残月映花空相思顾长风走后,林若溪的日子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

她每日依旧在书肆中忙碌,整理书册、抄写账目,可心却像被抽走了一半,再也填不满。

她将那幅“桃花依旧”的画挂在书肆的墙上,每日凝望,像是守着一盏微弱的灯火。

她不敢让这灯火熄灭,因为那是顾长风留给她的唯一念想。她常想,他说“等我”,

那便一定是会回来的。她不愿去想别的可能,只怕一想,心就碎了。江南的春去夏来,

桃花谢了,街边的柳树抽出新绿,书肆外的石桥上,行人熙熙攘攘,

可若溪的眼底却始终空落落的。她开始习惯在黄昏时倚在窗边,望着天边的残阳,

心中默念:“长风,你在哪里?”她不敢大声问,只怕这声音传出去,却换不回半点回应。

她甚至不敢告诉自己,这等待或许只是徒劳。日子一天天过去,顾长风杳无音讯。

若溪的母亲见她日渐消瘦,忍不住劝道:“溪儿,那顾公子不过是个过客,你何苦为他如此?

咱们这小城里,好儿郎多的是,何必守着个不知归期的人?”若溪听了这话,只是低头不语,

手中的笔却停在纸上,墨迹晕开了一片。她怎能告诉母亲,那日桃林中的一眼,

那几幅画、几句话,已在她心上烙下深深的印记,再也抹不去?她开始写信,一封又一封,

寄往顾长风曾提过的故乡。她不知他具体住在何处,只凭着他偶尔提起的那句“江南西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