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的手很稳。
不锈钢器械在无影灯下泛着冷光,切开皮下组织的触感像在裁开一匹浸湿的绸缎。
停尸房的空调开得很低,她后颈却沁出一层薄汗。
无名女尸的胸腔在眼前敞开,脏器排列成诡异的几何图形,像被暴雨打乱的拼图。
"死者年龄约二十五岁,右心室破裂,体表无明显外伤......"她对着录音笔陈述,声音在空旷的解剖室激起轻微回响。
忽然,尸骸锁骨处闪过一抹幽蓝。
暴雨拍打着法医中心的玻璃幕墙,惨白闪电劈开夜幕的刹那,林夏看清了那东西——半枚蓝宝石吊坠,卡在断裂的锁骨之间。
血液瞬间冲上太阳穴,她踉跄着扶住解剖台,指甲在金属边缘刮出刺耳声响。
这枚泪滴形蓝宝石,和母亲遗物一模一样。
二十年前的记忆如解剖刀般剖开意识。
六岁生日那天,母亲穿着月白色旗袍,脖颈间蓝宝石坠子随笑声轻颤。
深夜父亲醉醺醺归来时,水晶吊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纠缠成狰狞的怪兽。
瓷器碎裂声里,蓝宝石在黑暗中划出弧光,滚进沙发底层的阴影。
"不可能......"林夏颤抖着去摘尸体上的项链,橡胶手套在金属链扣上打滑。
就在这时,解剖室的门被猛地撞开。
狂风卷着雨丝扑进来,父亲林正华站在门口,白大褂下摆还在滴水。
他向来梳得一丝不苟的银发凌乱地贴在额角,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视线落在女尸颈间时,瞳孔骤然收缩。
"爸?"林夏从未见过父亲这般失态。
作为江城首屈一指的法医专家,林正华面对碎尸案都能面不改色地拼凑人体拼图。
林正华大步走来,手指间寒光一闪。
等林夏反应过来,蓝宝石吊坠已经攥在他掌心。
"这个案子你别管了。
"他的声音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明天去档案科帮忙。
""为什么?这具尸体明明是我负责——""我说了别管!"解剖刀哐当砸在器械盘里。
林夏浑身一颤,父亲从未对她这样吼过。
雨水顺着林正华的袖口滴落,在瓷砖地上蜿蜒成暗色溪流。
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左手死死按住胸口,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您的心脏......"林夏下意识去扶,却被推开。
林正华转身走向门口,又停住脚步:"今晚回老宅住,你房间的床单......刚换过。
"这话说得古怪,尾音带着不自然的颤抖。
惊雷炸响的瞬间,林夏看见父亲后颈的旧伤疤在抽搐。
那是二十年前火灾留下的痕迹,形状像只振翅欲飞的蝴蝶。
雨更急了。
林夏站在空荡荡的解剖室,无影灯在女尸苍白的皮肤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她忽然注意到尸体右手紧攥成拳,指缝间露出半截金属光泽。
小心翼翼地掰开僵硬的手指,一枚黄铜钥匙滚落掌心,钥匙柄上刻着模糊的编号:B-217。
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林夏迅速将钥匙塞进防护服口袋,抬头正对上监控摄像头猩红的指示灯。
不知是不是错觉,那点红光突然急促地闪烁了三下。
第二章 暗室钥匙在掌心烙出深红印记。
林夏蜷缩在老宅阁楼的飘窗上,暴雨冲刷着菱形窗格,把玻璃外扭曲的树影浇成墨色鬼手。
黄铜钥匙贴着胸口皮肤,金属的寒意渗入骨髓。
楼下传来瓷器碎裂声,父亲又在书房踱步——这是今晚第四次。
她摸出手机,相册最新照片是伪造的死亡证明。
泛黄纸页上"苏文茵"三个字被水渍晕开,签发日期2003年7月15日。
而衣柜最底层的檀木盒里,母亲真正的死亡证明日期是2001年9月28日。
两道惊雷之间的寂静里,阁楼地板发出细碎***。
林夏屏住呼吸,看着门缝下的光斑被阴影蚕食。
父亲的气息混着苦艾酒味渗进来,他在门外站了十七秒,这是二十年来养成的默契——每当阁楼传出异响,父女俩就隔着橡木门进行这场静默对峙。
直到脚步声退回楼梯,林夏才敢点亮手机电筒。
光束扫过墙角的老式保险箱,忽然定格在箱体侧面的铭牌:B-217。
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铁锈簌簌落下。
箱内只有本皮质笔记本,封面用金线绣着鸢尾花纹章。
翻开扉页,母亲的字迹如藤蔓缠绕:"给小夏的第七个生日礼物,等你找到所有拼图那天。
"书页间夹着张泛黄的照片。
六岁的自己穿着草莓图案睡裙,正在给生日蛋糕插蜡烛。
镜头边缘,母亲旗袍下摆的褶皱像被疾风吹乱,而窗外分明是静谧的夏夜。
更诡异的是,父亲的身影被剪刀粗暴裁去,残留的半截手臂青筋暴起。
笔记本突然震动起来,林夏险些失手打翻台灯。
原来是夹层里的电子表还在运作,液晶屏显示着倒计时:47:21:36。
二十年过去,纽扣电池竟仍在驱动这个藏在时间胶囊里的计时器。
"叮——"楼下古董钟敲响午夜十二点,电子表数字归零的刹那,阁楼吊灯突然熄灭。
黑暗中传来齿轮转动的咔嗒声,整面书柜向两侧滑开,露出嵌在墙体里的医用冷藏柜。
冷气裹着陈年福尔马林味扑面而来,柜内整齐排列着上百个玻璃标本瓶。
林夏的瞳孔在手机荧光中剧烈收缩——所有器皿都贴着"苏文茵"的标签,浸泡在淡黄色液体里的,是二十年份的人类器官。
2001年9月的肾脏表面布满淤血,2003年6月的***内壁残留着利器划痕,最新日期停留在上周的心脏标本,主动脉瓣膜缺损与父亲病历上的诊断记录完全吻合。
冷藏柜最深处躺着个黑色塑封袋。
解剖刀划开封口的瞬间,林夏的防护口罩被血腥味浸透。
那是件染血的男士衬衫,第二颗纽扣缺失的位置,别着枚银质法医徽章。
衬衫口袋里有张被血痂黏住的字条,母亲的字迹癫狂如暴雨:"他穿着这件衬衫掐住我的脖子时,纽扣崩飞在茉莉花丛里。
小夏,去后院西南角第三块地砖下面找真相。
"惊雷劈开云层时,林夏已经跪在后院泥泞中。
指甲缝里塞满青苔,她终于撬开松动的地砖。
腐烂的茉莉根系间,嵌着枚蓝宝石耳坠,与无名女尸身上的项链本是一对。
雨幕中突然亮起车灯。
林夏慌忙将耳坠塞进口袋,转头看见父亲的黑色轿车碾过水洼。
副驾驶坐着个戴渔夫帽的男人,车窗摇下的瞬间,那人后颈的蝴蝶形伤疤在闪电中清晰可辨——和父亲的一模一样。
第三章 裂痕解剖刀刺入青苹果的瞬间,周明远看见林夏的手指在颤抖。
凌晨三点的法医中心休息室,日光灯管在两人头顶嗡嗡作响。
林夏机械地削着果皮,刀刃在果肉上刻出深浅不一的沟壑,像无名女尸肋间的致命伤。
"你确定要查下去?"周明远将监控截图推过桌面。
画面里林正华正在调换尸检报告,白大褂袖口沾着星点褐渍——那是骨磷试剂残留,常用于掩盖土壤中的***物质。
苹果皮突然断裂。
林夏盯着照片角落的玻璃反光:"放大这个位置。
"模糊的镜面倒影中,林正华左耳后方有颗朱砂痣,而今天清晨她给父亲送降压药时,分明记得那颗痣在右耳。
周明远突然按住她的手,指尖的温度惊得林夏差点打翻水杯。
"去年青山墓园盗尸案,我在四具骸骨的颞骨内侧都发现微型芯片。
"他在她掌心画了个螺旋纹,"和蓝宝石项链的晶体结构完全一致。
"手机突然震动,物证科通知栏刺目地亮起:"无名女尸DNA与苏文茵样本匹配率99.8%"。
林夏冲向冷藏库,却在拐角撞见父亲的身影消失在B区通道。
她想起那里存放着2005年连环杀人案的证物,而案件主犯的***执行人正是林正华。
"等等!"周明远拽住她手腕,"三天前我复检过那批证物。
"他喉结滚动,"其中有个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胎儿标本,脐带血检测显示......"话音被刺耳的警报声切断。
停尸房突发断电。
等备用电源启动,无名女尸的冷藏柜空空如也,只留下融化的冰水在地面蜿蜒成蛇形。
林夏踩到块硬物——是半枚染血的蓝宝石,内部DNA螺旋纹在应急灯下泛着幽光。
"声东击西。
"周明远用镊子夹起宝石,"有人要转移我们对器官贩卖案的注意力。
"他突然扯开领口,锁骨处的疤痕形似残缺的蝴蝶翅膀:"二十年前慈爱医院大火,228名新生儿失踪案——我本该是其中之一。
"林夏的瞳孔倏地收缩。
母亲病历本上的工作单位正是慈爱医院产科,而火灾日期与苏文茵"死亡"时间仅隔三天。
第四章 骨证林夏的镊尖刺破培养皿封膜时,嗅到了熟悉的茉莉花香——来自无名女尸***内壁的磁性纳米颗粒,在质谱仪中蒸发出母亲最爱的香水成分。
"这不是普通的分子时钟。
"周明远将显微成像切到电子白板,铁蛋白晶格在纳米尺度下呈现出诡异图案:数百个胚胎蜷缩在培养舱中,每个舱体外壳都印着沃森生物的螺旋蛇徽。
实验室突然断电。
黑暗中有金属摩擦声从通风管道传来,林夏的后颈汗毛根根竖起。
她太熟悉这种声音了——是法医现场常用的骨锯,此刻却如同死神在啃食金属。
应急灯亮起的瞬间,白板上的投影变成实时监控画面:林正华正在地下三层的低温样本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