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礼物早已经标好了价格》男女主角站台林是小说写手旬雪听风所精彩内容:1 命运之书初现16岁那我偶然在旧书摊发现一本能预知未来的神秘日靠着我精准押中每一次考试答从学渣逆袭为状18日记指引我买下即将暴涨的股一夜之间成为校园传22日记帮我避开所有人生陷事业爱情双丰直到今日记最新一页缓缓浮现我自己的死期——“下午3:33,地铁站被推下轨”而此站台对面站着所有因为我“预知”而失去一切的十六岁那年的夏空气黏稠...
主角:站台,林默 更新:2025-10-23 07:23:4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命运之书初现16岁那年,我偶然在旧书摊发现一本能预知未来的神秘日记。靠着它,
我精准押中每一次考试答案,从学渣逆袭为状元。18岁,日记指引我买下即将暴涨的股票,
一夜之间成为校园传奇。22岁,日记帮我避开所有人生陷阱,事业爱情双丰收。直到今早,
日记最新一页缓缓浮现我自己的死期——“下午3:33,地铁站台,被推下轨道。
”而此刻,站台对面站着所有因为我“预知”而失去一切的人。十六岁那年的夏天,
空气黏稠得能绞出水来,蝉鸣一声递一声,叫得人心浮气躁。林默就是在这样一个午后,
一头扎进了河畔那个几乎要被遗忘的旧书摊。说是书摊,其实不过是块褪色发白的破蓝布,
上面零散堆着些封面卷边、纸页泛黄的旧书,
在灼热的阳光下散发着霉与尘混合的、属于时间的气味。摊主是个蜷在树荫下的老头,
草帽盖着脸,鼾声时断时续,对潜在的主顾毫不在意。林默本不是会光顾这种地方的人。
他刚在期末考中折戟,数学那惨不忍睹的分数像块烙铁烫在他的成绩单上,
父亲失望的眼神和母亲小心翼翼的叹息,比这暑气更让他窒息。他是逃出来的,漫无目的,
只想离那些压得他喘不过气的情绪远一点。鬼使神差地,他在书摊前停下脚步,
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那些故纸堆。然后,他看见了它。一本棕褐色牛皮纸封面的册子,
没有任何标题或花纹,孤零零地挤在一堆《废都》和《故事会》合订本中间,异常干净,
与周遭格格不入。他蹲下身,把它抽了出来。入手是一种奇异的温凉,仿佛这书自带体温,
与周遭的酷热隔绝开来。他翻开第一页。空白的纸页上,只有一行墨迹清晰的日期,
是三天前。下面用工整得近乎刻板的字迹写着:“下午4点15分,物理随堂测验最后一题,
考察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关键步骤在于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点的分析。
”林默的心猛地一跳。三天前的物理测验,最后那道压轴大题,题干、甚至解题的关键点,
竟然与这行字分毫不差!他记得清清楚楚,当时自己对着那道题绞尽脑汁,
最终还是一败涂地。他强压下心头的惊骇,手指微颤地往后翻。后面几页,
记录着一些看似琐碎的事件:某日天气,某条新闻概要,
甚至隔壁班花丢了一只猫……他快速翻到记载着“明天”的那一页。“上午9点,数学课,
李老师将进行突击小测,范围:三角函数化简与证明,重点题型见第二页空白处。
”下面果然用更小的字列了几道典型题目。林默的心脏狂跳起来,血液冲上头顶,
耳边的蝉鸣似乎都消失了。他猛地合上书,做贼似的四下张望。树下的老头依旧打着鼾。
他深吸一口气,把书紧紧攥在手里,感觉那温凉的触感正透过皮肤往骨头里钻。
“多……多少钱?”他的声音有些发干。老头从草帽底下抬起浑浊的眼睛,
瞥了瞥他手里的册子,又瞥了瞥他,眼神古井无波。“五块。”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
林默几乎是扔下钱,把书塞进T恤里,贴着皮肤,头也不回地跑了。那本书像一块冰,
熨在他滚烫的胸口。第二天数学课,李老师抱着一摞卷子走进教室,
面无表情地宣布突击测验。当卷子发下来,林默只看了一眼,呼吸就屏住了:题型,
甚至数字,都与那本古怪日记第二页空白处所列,一模一样!他凭借昨晚彻夜的死记硬背,
几乎是行云流水般地答完了卷子。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他听来如同仙乐。成绩下来,
满分。李老师推了推眼镜,难得地当众表扬了他:“林默这次进步很大,看来假期用了功。
”同学们投来惊诧、羡慕的目光。那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虚荣和掌控感的暖流,
淹没了之前那点微弱的不安。原来,“预知”是这种感觉。像在迷雾中独自行走,
突然拥有了一盏探照灯。他给这本神奇的册子起了个名字,“命运之书”。
2 预知者的崛起从此,林默的人生轨道被强行扳向了另一个维度。靠着“命运之书”,
他精准地押中每一次大小考试的答案。他从一个徘徊在中下游的“学渣”,
一跃成为年级里叱咤风云的“黑马”。名字一次次被贴在光荣榜首位,家长会上,
他的父母脸上重新洋溢起骄傲的笑容。他开始享受这种不劳而获的、踩着点精准命中的快感。
那些曾经需要挑灯夜战、殚精竭虑才能获取的分数和名次,如今变得唾手可得。偶尔,
在夜深人静时,他会感到一丝心虚,但那感觉太轻微,
轻易就被第二天即将到来的又一次“胜利”所带来的兴奋所覆盖。高考。
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时刻。“命运之书”没有让他失望。
它不仅给出了各科可能出现的重点题型范围,甚至精确到了语文作文的潜在主题方向。
林默按照“指引”,提前准备了数篇范文,反复修改背诵。考场上,当他展开语文试卷,
看到作文题目果然与“书”中预示高度吻合时,他的手心因为激动而沁出细汗。
他几乎是默写般地,将精心打磨过的文章誊抄上去。文采斐然,结构工整。放榜日,林默,
这个名字高悬在本市理科状元的位置上。鲜花、掌声、闪光灯瞬间将他包围。
校长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记者的话筒争先恐后地递到他面前,父母喜极而泣。
他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巅峰,俯瞰着脚下那些凭借真实汗水攀登的人们,
心中充满了一种混杂着侥幸的、膨胀的得意。看,这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十八岁,
他步入南方一所知名的大学。全新的环境,没有人知道他过去的底细。
他依然是那个“天才”林默。大一下学期,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初现端倪,
股市哀鸿遍野。“命运之书”再次展现了它的神力。它在某一天的空白处,
清晰地列出了三支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颓势的股票代码,后面标注着:“买入,
持有至下月15日。”林默几乎动用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以及父母奖励给他的一部分“状元”奖金,偷偷开了户,全数投入。那段时间,
他每天盯着起起伏伏的K线图,看着那三支股票死气沉沉甚至偶尔下跌,内心也备受煎熬。
他开始怀疑,“书”是否第一次失灵了?直到接近“书”指示的日期前一周,
那三支股票如同沉睡的巨龙猛然苏醒,开始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疯狂拉升。
利好消息接连不断,资金疯狂涌入。到了“书”指定的卖出日,
涨幅已经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林默果断清仓。看着账户里那一长串零,他有些眩晕。
这笔巨款,让他瞬间成为了校园里的传奇。他换了最新款的手机、笔记本电脑,
在校外租了高档公寓。不明真相的同学议论纷纷,惊叹于他的“投资眼光”。
他被冠以“股神”的名号,身边迅速聚集起一群拥趸。他们请他吃饭,向他“取经”,
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和讨好。林默沉浸在这种用金钱和“预知”堆砌起的虚荣里。
他开始习惯享受这种不劳而获的拥戴,习惯用金钱来解决麻烦,或者获取便利。
他甚至利用“书”的提示,在一次关键的社团竞选中,精准地“帮助”了几位有权势的学长,
轻松获得了副会长的职位。他得到越多,就越依赖那本“命运之书”。它已经从一盏探照灯,
变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拐杖。他不再思考如何靠自己走路,
只是贪婪地、亦步亦趋地跟着“书”的指引,攫取一个又一个“胜利果实”。
3 巅峰与深渊二十二岁,
围的精准划定和几段“金光闪闪”的实习经历“书”帮他避开了所有无意义的琐碎工作,
直接参与到最能出成绩的项目中,进入了一家顶尖的投行。在这里,
“命运之书”的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它提示他哪个项目潜藏风险需要避开,
哪个客户至关重要需要重点维护,甚至在一次关键的内部晋升竞争中,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