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得很大。
林小满蹲在屋檐下,看着地上那只受伤的蜈蚣。
它的身体足有巴掌长,暗红色的甲壳在雨水中泛着微光,最前端的两根触须无力地耷拉着,右侧的足肢似乎断了,在泥水里微微抽搐。
"爹,我想养它。
"她抬起头,看向正在收拾药材的父亲。
"胡闹!
"林大夫皱起眉头,"蜈蚣有毒,况且这么大一只,万一伤着你怎么办?
""可是它受伤了......"林小满的声音低了下去,"而且,它看起来好孤单。
"林大夫叹了口气,女儿从小就心软,见不得任何生灵受苦。
他转身进屋,取来一个竹篓:"要养可以,但必须关在笼子里。
"林小满小心翼翼地将蜈蚣捧起来,它的身体冰凉,却意外地温顺。
她将它放进竹篓,又找来新鲜的菜叶和清水。
那天晚上,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里有个少年,穿着一身红衣,站在月光下对她笑。
他的眼睛很亮,像是盛满了星星。
竹篓里的蜈蚣成了林小满最亲密的朋友。
每天清晨,她都会给它换上新鲜的菜叶和清水。
渐渐地,她发现这只蜈蚣似乎通人性。
当她开心时,它会欢快地在竹篓里爬动;当她难过时,它会安静地蜷缩在角落。
"爹,你看它多聪明。
"林小满兴奋地对父亲说。
林大夫却总是皱着眉头:"小满,你该把心思放在学医上。
这只蜈蚣......不太寻常。
"确实不太寻常。
林小满发现,这只蜈蚣似乎永远不会长大,也永远不会死去。
更奇怪的是,有时她会发现竹篓空了,可过几天它又会突然出现。
十二岁那年,林小满开始正式跟随父亲学医。
"医者仁心。
"父亲教导她,"治病救人,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一颗慈悲之心。
"林小满学得很快。
她似乎天生就对药材有着特殊的感应,总能准确分辨出各种药材的药性。
父亲说,这是老天赏饭吃。
然而,学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十四岁那年,她第一次独自出诊。
病人是个高烧不退的孩子,她开了退烧的方子,却没想到孩子对其中一味药过敏,险些酿成大祸。
那天晚上,她躲在房间里哭。
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她又一次梦到了那个红衣少年。
"别哭。
"少年温柔地擦去她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