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园长安的雪,总比别处来得缠绵。
沈砚之拢了拢狐裘,听着檐角冰棱坠地的轻响。
案上的宣纸洇着墨痕,刚写了半阙《梅花引》便被窗外的风雪扰了思绪。
他望着窗棂上凝结的冰花,恍惚间竟看见二十年前的自己——那时他还是国子监里最年少的生徒,总爱在雪后偷溜出去,沿着朱雀大街踩出一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先生,吏部侍郎府递了帖子。
"书童青砚捧着个描金漆盒进来,靴底带进来的雪粒在暖炉边迅速化了。
沈砚之接过帖子,指尖触到烫金的"周"字时微微一顿。
周珩。
这个名字像枚生锈的铁钉,深深嵌在他记忆最深处。
二十年前那场宫变,太傅沈家满门抄斩,唯有他被老管家换出,藏在城西破庙里。
也是那样一个雪夜,少年周珩抱着半块冻硬的麦饼找到他,红着眼眶说:"砚之,等我长大了,一定为你家***。
"后来周珩成了权倾朝野的吏部侍郎,而他沈砚之,成了靠抄书度日的寒士。
"回了吧,说我染了风寒。
"沈砚之将帖子丢在案上,墨汁被风吹得晕开,像朵残缺的墨梅。
青砚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捧着漆盒退了出去。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恍惚间竟有琵琶声随风飘来。
那调子哀婉缠绵,像是谁在诉说着无尽心事。
沈砚之推开窗,看见对面酒楼的二楼,一抹绯红正临窗而立。
那女子身着石榴红裙,披着白狐斗篷,正低头拨弄着琵琶。
雪花落在她的发间眉梢,竟像是上好的宣纸上落了点白梅。
沈砚之看得有些怔忡,直到琵琶声戛然而止,那女子抬眼望过来。
四目相对的刹那,沈砚之只觉心口猛地一缩。
那双眼睛,像极了二十年前宫变那天,他在刑场看到的、妹妹沈清辞临死前的眼神。
第二章 惊鸿次日雪霁,沈砚之被一阵急促的叩门声惊醒。
开门见是京兆尹府的差役,手里拿着张海捕文书,画像上的女子赫然就是昨日琵琶女。
"沈先生可有见过此人?
"差役粗声问道,"这女子是江南来的乐伎,涉嫌盗窃吏部侍郎府的玉佩,昨夜在望春楼行凶杀人后逃了。
"沈砚之指尖微微发颤,强作镇定道:"不曾见过。
"差役又盘问了几句,见问不出什么,便骂骂咧咧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