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离坐在颠簸的警车后座,透过车窗望着窗外飞逝的荒凉景色。
郊区的建筑越来越稀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枯黄的草地和锈迹斑斑的废弃厂房。
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被一层厚重的纱布遮盖。
“到了。”
司机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陆离抬头,眼前是一座看起来毫无生气的小镇。
街道两旁的建筑都很老旧,墙皮剥落,窗户蒙着厚厚的灰尘。
偶尔有几个行人匆匆走过,低着头,步伐急促,仿佛在躲避着什么。
这就是静默镇?
陆离皱了皱眉。
他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普通的小镇,但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混合着某种腐朽的气息。
街道上异常安静,连鸟叫声都听不到。
警车在一栋灰色建筑前停下。
“规则执行局就在这里。”
司机指了指门牌,“祝你好运。”
陆离推开车门,刚一下车,就感受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明明是白天,但整个镇子却给人一种黄昏般的阴郁感。
他拖着行李箱,走向执行局的大门。
推开门,里面空荡荡的。
大厅很宽敞,但家具寥寥无几。
几张破旧的椅子散落在角落,墙上贴着一些泛黄的通知。
整个空间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你就是新来的陆离吧?”
一个女声从楼梯口传来。
陆离转头看去,一个短发女子正朝他走来。
她看起来二十多岁,穿着一身黑色制服,表情严肃。
“我是林晓月,负责接待新人。”
女子走到陆离面前,递过一份文件,“这是你的调令,签个字就正式上任了。”
陆离接过文件,快速扫了一眼。
上面写着他的基本信息,职位是“规则执行官”。
这个职位听起来很奇怪。
他拿起笔,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欢迎来到静默镇。”
林晓月收回文件,“不过我得提醒你,这里和你之前工作的地方不太一样。”
“哪里不一样?”
林晓月看了看西周,压低了声音:“这里的犯罪现象比较…特殊。”
“特殊?”
“我们这里处理的不是普通的刑事案件。”
林晓月走到一旁的文件柜前,拿出一个厚厚的档案袋,“我们处理的是杀人规则。”
陆离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
林晓月将档案袋放在桌上,“在静默镇,有一些特定的行为会导致死亡。
不是被人杀死,而是被规则杀死。”
这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
但林晓月的表情告诉他,这不是玩笑。
“比如说,最近发生的一起案件。”
林晓月翻开档案,指着一张照片,“受害者是一个独居老人,死在家中。
门锁完好无损,但房门大开。
现场没有任何搏斗痕迹,也没有入侵的迹象。”
陆离仔细看着照片。
照片中的房间确实很整洁,没有任何被翻动的痕迹。
但房门确实敞开着,就像是从内部被打开的。
“这符合我们这里的一条规则。”
林晓月继续说道,“午夜十二点后,为陌生人开门者,死。”
陆离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规则杀人?
这是什么荒诞的概念?
“我知道你很难接受。”
林晓月似乎看出了他的困惑,“但这就是静默镇的现实。
我们的工作就是调查这些规则触发的死亡事件,并尽可能地保护居民。”
陆离放下照片:“我能去案发现场看看吗?”
“当然可以。”
林晓月站起身,“不过我建议你先熟悉一下我们的工作流程。”
“不用了。”
陆离己经拿起了外套,“我想先去现场看看。”
作为一个有十年刑侦经验的警官,他相信眼见为实。
无论这个所谓的“杀人规则”多么离奇,现场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
林晓月点了点头:“那我带你过去。”
两人走出执行局,沿着空旧的街道前行。
陆离注意到,路上的行人看到他们都会下意识地避开,就像是在避开瘟疫一样。
“他们为什么这样?”
陆离问道。
“因为我们代表着规则。”
林晓月淡淡地说,“在这里,规则比法律更可怕。”
十几分钟后,他们来到了案发现场。
这是一栋老旧的居民楼,外墙斑驳,楼道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
林晓月带着陆离走到三楼,停在一扇门前。
“就是这里。”
陆离仔细观察着这扇门。
门是普通的防盗门,门锁看起来很新,没有被撬动的痕迹。
但门确实是开着的,门框上有一道很细的划痕。
他蹲下身,用手指轻轻触摸那道划痕。
划痕很新,而且很奇怪。
不像是钥匙或工具留下的,更像是某种尖锐物体从内侧向外划过。
“这道划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应该是案发当晚。”
林晓月回答,“之前邻居们都说没有看到过这道痕迹。”
陆离站起身,走进房间。
房间里很整洁,家具摆放整齐,没有任何被翻动的痕迹。
受害者的尸体己经被移走,但地板上还留着一个人形的轮廓。
轮廓显示,受害者是倒在门口附近的。
陆离在房间里仔细搜查,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但除了那道门框上的划痕,他什么都没有发现。
这确实是一个很奇怪的案子。
如果真的是有人入侵杀害了受害者,为什么现场如此干净?
为什么门锁完好无损?
为什么没有任何搏斗痕迹?
“我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陆离转向林晓月,“能带我去见见当地警方吗?”
林晓月点了点头:“他们就在楼下。”
两人下楼,在一楼遇到了几个警察。
其中一个年长的警员看到他们,主动走了过来。
“又来调查这个案子?”
老警员摇了摇头,“我们己经查了一个星期,什么都没查出来。”
“能详细说说当晚的情况吗?”
陆离问道。
老警员叹了口气:“那天晚上,邻居听到楼上有动静,但声音很轻。
第二天早上,邻居发现老人家的门开着,进去一看,人己经死了。”
“有听到敲门声吗?”
“没有。”
老警员摇头,“邻居说那天晚上很安静,除了一些很轻的脚步声,什么都没听到。”
陆离皱了皱眉:“脚步声?”
“对,就像是有人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老警员继续说,“但声音很轻,而且…很奇怪。”
“怎么奇怪?”
老警员想了想:“邻居说,那个脚步声听起来不像是活人的。”
陆离和林晓月对视了一眼。
“说实话,”老警员压低了声音,“这种事在镇上太常见了。
我们早就放弃用正常的逻辑去调查了。”
“为什么?”
“因为根本解释不通。”
另一个年轻警员插话道,“我在这里工作五年了,见过太多这样的怪事。
门锁好好的,人却死了。
现场干干净净,但就是有人死了。”
老警员点了点头:“我们现在只能把这些案子归类为意外死亡,然后上报。
至于真正的原因…”他摊了摊手,“谁知道呢?”
陆离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困惑。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刑侦警官,他见过各种各样的案件。
但眼前这个案子确实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谢谢你们的配合。”
陆离向警员们点了点头。
回到执行局后,陆离立刻开始翻阅档案。
林晓月给他搬来了一大堆文件,都是近年来发生的“非正常死亡”案例。
陆离一份一份地仔细阅读。
每一个案例都很相似:受害者死在家中,现场没有搏斗痕迹,没有入侵迹象,但死因都很离奇。
有的是在许愿池边被发现,脖子扭曲成不自然的角度。
有的是在老城区的巷子里,嘴角还残留着某种不明液体。
还有的是在废弃建筑里,身体呈现出奇怪的姿势。
陆离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这些案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联,但仔细分析,却能发现一些共同点。
首先,所有的死亡事件都发生在特定的地点。
其次,受害者在死前都有一些特定的行为。
最重要的是,所有案例的现场都异常干净,就像是受害者自己死的一样。
陆离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这些信息。
他在笔记本上画了一张静默镇的简易地图,然后在上面标记出每个案发地点。
标记完成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些地点似乎围绕着镇子的边缘区域分布,而且都与一些特定的地标相关。
废弃游乐园、老旧的许愿池、破败的教堂、荒废的工厂…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吗?
陆离正在思考,林晓月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这是我们当地居民的行为准则清单。”
林晓月将文件放在陆离面前,“每个在静默镇生活的人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
陆离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起来。
文件上密密麻麻地列着几十条禁忌:“午夜十二点后,不得为陌生人开门。”
“在许愿池投币后,不得回头观看。”
“在老城区,不得念出特定童谣。”
“雨夜时分,不得独自外出。”
“在废弃游乐园,不得触碰任何游乐设施。”
…每一条都很奇怪,但林晓月的表情告诉他,这些不是玩笑。
“这些真的会致命?”
陆离问道。
“每一条都是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林晓月的声音很严肃,“在静默镇,这些不是迷信,而是生存法则。”
陆离重新看向那份清单,在第一条规则旁边做了个标记。
“午夜十二点后,为陌生人开门者,死。”
这正是今天案件中的规则。
他回想起案发现场门框上的那道划痕,一个模糊的假设开始在他心中形成。
也许,那扇门真的是从内部被“打开”的。
但不是被人打开的,而是被某种…其他的东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