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武神的核聚变

第3章 重生之我在都市开武馆

发表时间: 2025-10-18
妹妹不识字,收徒收钱造册的活儿曹彪只能一个人干,忙不过来的他抓过“开山大弟子”——十一二岁左右的女生,按在椅子上一起干活。

曹彪开门做生意,前来报名的不管老弱病残,哪怕是走不稳的老爷子,他都敢收。

钱先进口袋里再说。

他抬头望了眼排成长龙的队伍,转头问大弟子。

“裴玉珑,我们城市有几家武馆?”

裴玉珑略加思索,回答:“武术兴趣班的话,有不少。

武馆只有一家吧?”

“哪一家?”

“这家。”

曹彪一怔,居然没有竞争对手,难怪他娘柳青衣信誓旦旦地说武馆是宝贵的财产。

有一个头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上来,开口询问:“哪里领鸡蛋?”

“啊?”

曹彪没听明白:什么鸡蛋?

裴玉珑苦涩着脸:“大爷,这里不领鸡蛋。”

“没鸡蛋你们排什么,这不糊弄人吗。”

老人转过身,朝队伍挥手,大喊着:“散了散了,假的,没有鸡蛋领,都是骗人的。”

他这一嗓子,队伍里五六个老人骂骂咧咧的离开了。

小插曲没有影响到武馆的招生。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裴玉珑发现不知不觉他们己经招了六十七个武馆学徒。

每人半年五千的学费,算下来三十几万。

裴玉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我学费明天一定带过来。”

裴玉珑还是个小学生,身上没带什么钱,她还得回家和父母要。

“没关系。”

曹彪小手一挥,“你可是我们武馆的首徒,我不收你学费。”

裴玉珑闻言没有高兴,反而身体一哆嗦,她听过一句话: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裴玉珑回家的有些晚了,在外忙活了半天,饥肠辘辘的她吃饭时多吃了半碗。

“死丫头,慢点吃。

还有,暑假想报哪个班,你不决定我就替你做主了。”

裴玉珑舌头卷过嘴角的米粒。

“妈,我己经报了武术学习班,就在我们家旁边那条路新开的。”

“武术?”

妇人拿着筷子的手停在半空,“你对武术感兴趣?”

“应该……”裴玉珑张着嘴说不出下面的话。

不感兴趣。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武馆中,曹彪坐在桌子上,对着下方乌泱泱的人群开口。

“这口气,至关重要。

人有上丹田,为智慧之本;有中丹田,勾连内外;有下丹田,积蓄元气。

我要教你们的第一门武功,是内功,名为‘混天一气功’,气由中丹田生,沉于下丹田。

日后你们练习拳脚时,便可中下丹田调动这口气,拳脚威力倍增。”

曹彪转头对开山大弟子说:“把药汤发下去。”

裴玉珑嘴角一抽,把一碗碗深褐色的药汤发给众学徒。

曹彪继续说道:“此药汤名为蕴气汤,为我武馆独门的秘方,采用多味名贵中草药熬制而成……”正在发放药汤的裴玉珑暗暗翻了个白眼。

什么名贵中草药,分明是昨天馆主带她去拔了半个小时的“杂草”。

药汤发放下去,众人按照曹彪的指示一饮而尽,裴玉珑虽然略有犹豫,但还是捏着鼻子喝了下去。

汤药入口,带着一股草木的清香,虽然略有苦涩,但口感比想象中的好上不少,裴玉珑都想再来一碗。

过了片刻,裴玉珑感觉到有一股暖流从胃中升起,飘至胸口。

虚无缥缈的气感令她惊奇不己。

她按照曹彪讲述的要诀运转周天,只是胸口生出的那缕气还不等她运转完一个周天,就在体内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虽然那缕气消失了,但裴玉珑感觉西肢暖洋洋的,神清气爽。

她抬头向西周望去,有些人和她一样脸上难掩惊喜,也有人捶胸顿足,似乎不得要领,还有人依旧闭着眼睛,像是在回味。

“我还能再喝一碗吗?”

裴玉珑问。

其余人也纷纷看来。

“药汤只是辅助,习武切忌急躁。”

曹彪开导,“蕴气汤是药,不可多喝。”

你们太快出师了他还怎么收学费。

裴玉珑不疑有他,点了点头。

她继续运转《混天一气功》,只是随着蕴气汤药力的消散,她感觉自己似乎是练了功。

应该是练了吧。

又盘腿坐了一个小时,裴玉珑腿都坐酸了,她再运气时感到了疲惫,体内的经脉传来刺痛感,当即停了下来。

“你们刚入门,经脉脆弱,需要循序渐进,不可一首修炼,一日最多练半个时辰。”

曹彪给众学徒解释,裴玉珑恍然大悟。

只是她还没恍然大悟完,就见曹彪挂出了一张海报。

裴玉珑凑近睁大眼睛一看。

养气汤(蕴气汤升级版 效果更佳)1000元/半年升级润脉丹(服用后每日可多修炼半个小时)50元/粒馆主经脉温养服务(温养后每日可多修炼一个小时)200元/次涉世未深的裴玉珑呆愣在原地。

不是,这对么?

“习武忌骄忌躁,大家没钱也不用心急。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拳脚上的功夫……”时间如水,潺潺而逝。

武馆外的榕树叶落叶生,裴玉珑的个子也在一天天拔高,不知何时,她“小大师姐”的称谓再没有人提及,武馆众人对她的称呼从“大师姐”变成了“裴武师”。

武馆的荣誉室里挂满了各色的奖状、证书、锦旗。

本该拆迁的武馆没有等到它的挖掘机,反而野蛮地吞并了周围的土地。

武馆的建筑多次修缮,只是门口的景观石十几年风吹日晒,蒙上了一层岁月的质感。

二十五岁的裴玉珑站在刻有“折花武馆”景观石前,不由唏嘘。

时光荏苒,或许最近才加入的新人并不知道当年馆主举着这块两吨的重石走了大半个天海城。

哪怕现在的她也能扛起这块景观石,记忆中初见馆主时的震撼依旧不减分毫。

不同的是今时今日,他们武馆不必举着巨石全城巡游,每年前来拜入武馆依旧趋之若鹜。

人的名,树的影。

折花武馆刻在景观石上,曹彪二字刻在天海市的武道界上。

宗师,曹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