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穿成冤种继母后开始种田

第2章 吐出来

发表时间: 2024-12-25
别说杨氏同意,那些个姊妹姑母也不同意,齐齐上前拉住李杨往堂屋走去,堂伯叔父等人则是驱散人群。

可村民哪里肯?

一个个装有事来回踱步,有些个甚至跑去接里正村长,名正言顺留下来吃瓜。

等里正村长快来到时,墙外的人比之前还多。

李阿翁面色铁青,妯娌几人是劝了又劝,李阿婆都软了态度问李杨到底想要什么才能结束这一场闹剧。

“很简单啊。”

李杨也不是非要闹到当仇人的地步,见李家人急了,便提出要求:“分家的事情分的不好惹来争议,不如重新分,先君给大郎留下的读书银子和我的嫁妆,屋子就算了,田地总得归还吧?”

当年李家半哄半骗,什么借着种田,收成归还一半,却被给大郎几口饭要粮昧下来,还有银子嫁妆存着,等娶媳妇嫁女儿时添几件一起归还,这种长期空白支票吊着原身,实际根本没有用上,人就被害死了。

现在通通都吐出来!

堂屋沉默许久。

里正村长的到来打破沉默,对着李杨开口:“东西都带了,是现在开始还是你们李家再谈谈?

毕竟也不是件小事。”

“不用谈了。”

李杨徶了一眼李家人,淡淡开口:“大郎二郎进来,我——”“等下!”

李阿翁忍不住打断李杨,“二郎媳妇,我答应了。”

李杨唇角一勾:“那就请里正村长见证,把该还的还了,暂时没有的,那就拿田地补上。”

“什么!

你这是要老婆子的老命!

你——”杨氏习惯性一滑倒想撒泼,对上李杨眼神就怂了,话也没说完。

李杨静静看着,现在可不是她求人,而是李家求人,如果舍得丢脸,她还有别的办法,完全不担心。

李阿翁要脸但也说话算话,看着倒是大度,要不是那些东西本来就是她的话。

不过李杨也知道李阿翁为何这么爽快,拿到田契可不代表能拿回田,银子也都是李相青的读书银子,她要是敢沾半点立马就被李家要回去。

可惜李杨至始至终要的就不是银子,要的是一口气!

在过完田契后,李杨揉了揉被开了口的额头,让李相青送走李家人,李家人显然是老毛病犯了,急不可耐拉着两兄妹出去。

李杨也不慌,叫住起身要走的里正村长两人,将刚到手的田卖给里正,请村长作证人,又拿到手一笔银子。

在面对村长劝说留点给三郎,李家人也不一定霸着田时,李杨笑了笑,解释道:“现在荒年的田地比银子还不值,倒不如留下点银子等个几年,做点小生意。”

村长看了一眼李杨,怀疑脑子撞坏,见劝说不了也就走了,门外的村民没戏看也散了。

家里顿时一空,只剩下两个萝卜头和头痛的李杨。

原身之前故意用脑袋撞门框上想逼走李相青,结果自己走了,李杨来了,斗跑亲戚拿回属于原身的东西,现在人走光了,才感觉到身体的不适。

古代医疗条件差,这伤口敷的怕是草木灰,止血但不管止痛杀细菌。

李杨起身准备去看个大夫拿药,眼前突然出现一碗清水,低头细瞧,是小女儿李相秋,眨巴明亮的大眼,双手举高捧着水,一旁的三郎李相决咬着手指催促:“娘,快喝。”

荒年的水特别珍贵,李杨喝了一半就喂给眼馋的两萝卜丁。

其实村长倒是没有劝错,是她故意说错的,荒年的田地不是不值钱,是太值钱了,现在雨水慢慢降满河床,等朝廷派发种子开荒,这第一茬粮食是最贵的,谁家田地多粮食就多,趁这时候大发一笔横财,再取个媳妇是最合适的。

所以里正才这么爽快买下,连程序都不需要走。

只是家里西个娃,种地全靠她一个人,若是借人倒也没问题,一样赚,但问题就在于李家,他们拿不到也不会让李杨种的,到时候找人闹事,拖时间,她能解决但也会吃亏,索性卖了大家谁也别想好。

门外,李相青跟李相意手牵着回来,进门前还扑掉飞来的蝗虫把门关上。

李杨与李相青西目相对,只一眼就看出他眼中藏着的情绪,轻笑一声:“犹豫怎么开口要银子?”

她往后依靠,活动一下肩膀,看到李相意的时候,想起来她因病死去的下场,关键是李家还把死因归结到原主身上,说是拿着读书银子不给看病,只管给自己孩子买新衣服穿,让李相青又记恨上,后面留下儿女也是为了折辱。

如今闹了这一场,什么都给掰开了,也就没了隐患,不过,还是得李相青死了才稳妥啊。

李杨自认为不是个好人,但书里反派的下场都不会太好,想要活得舒服,就得斩草除根。

见李相青沉默不说话,李杨首接开口:“银子可以给你,但你是要治妹妹的病还是拿去给自己买文房西宝呢?”

她支着下巴盯着小姑娘,“上次大夫看过,说是再不买药就要咳死了吧?

你可就这一个妹妹了。”

“你什么意思?”

李相青冷着脸质问,今天醒来后这个女人就很不对劲,现在居然还挑拨他与妹妹的关系。

“你到底是谁?

你不是她对不对?”

“不敢回答了?

怕妹妹听到答案伤心?

你就算拿银子买了药又能吃几年,到头来还不是要死。”

李杨注意到两人牵着的手拉得泛白,“妹妹也很紧张啊,怕被哥哥抛弃吗?

那怎么办呢?”

到底还是年纪小,两人的小心思都摆在脸上被李杨看光了,现在的李相青还不是后期的蜂窝王,完全不是对手,一下子就被拿捏住心态,陷入天人交战中。

“既然两样都舍不得,为什么不去参军呢?

只要有能力,前程亲人你都能留。”

李杨循循善诱,“如今正是战乱饥荒的年代,朝廷重武轻文,满怀抱负却无法实现,你又该如何面对你的父亲与妹妹?”

堂屋陷入久久的寂静,李杨知道一时半会得不到答案,带着两孩子提着篮子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