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新漆的教室窗户,将粉尘和人影裁成斑驳的线条。
班主任程老师的声音像打卡机一样,节奏分明地在讲台上回荡:“同学们,请按座位表就坐。”
杂乱的脚步声和窃窃私语组成了新学期的序曲,粉笔味与青春气息交错,空气里都是未名的可能和紧张。
沈星朗稳稳拿着物理课本,眼神扫过教室的布局——靠窗的位置,靠近讲台,便于听讲也方便观察。
母亲昨晚熬夜替他熨平了校服袖口,他能感觉到那些褶皱中留存的期待与压力。
他将书包角度调整到略显刻意的平衡,指关节不自觉地收紧。
旁边的林苡禾轻盈坐下,像一只刚苏醒的燕子。
“你今天怎么这副正经脸?”
林苡禾用手肘轻撞沈星朗,带着一点小小的调侃。
沈星朗没回答,只是低头翻书,眉梢霜冷。
林苡禾却没有被气氛吓退,嘴角仿佛挂着一圈阳光,“拜托,现在才早读,不是省实的奥赛决赛。”
她的声音自然而清亮,让尴尬气氛有了呼吸。
曹自淳挤进座位,手里还捏着热气腾腾的包子,嘴里嘟囔着:“噢,看,这是早餐届的LV,爸妈刚刚出锅的。
谁要尝?
挂科补脑?”
他的校服边角贴着油渍,但他眼里的光芒比谁都灿烂。
林苡禾抢过半个包子:“谢谢淳哥!
你家早餐真够香。”
曹自淳看沈星朗,忍不住嘲笑:“学霸都不碰碳水吗?
也是,怕掉头发吧?”
沈星朗无言,曹自淳自顾自笑出了声。
远处,宋晴雯正用手指在课桌上画圆。
她的思维一半跳舞,一半神游:“我看到新剧团招新海报了!
今年有莎士比亚专场!
你们,谁要一起报名?”
她眼中闪烁着舞台灯光般的憧憬,声音里全是夏天的气息。
林苡禾一愣,首接问道:“你不是上次试镜卡词了吗?”
宋晴雯耸肩:“那次是因为感冒,下次一定能做到。
苡禾姐,你要不要考虑——配‘王后’?”
教室门口突然传来关门声,一道冷漠的身影缓步走进。
黄子枫背着素色书包,动作安静到近乎无声。
班级名单上新来的转学生终于现身,所有目光倏地停留——他没有和任何人眼神相接,只是径首走到角落的位置,坐下,刷了一下手机屏幕,背抵着淡淡的防备。
曹自淳眨眼:“新来的看着挺酷的啊,好像黑客电影里的主角。”
林苡禾给沈星朗使了个眼色:“你不是物理小组部长?
正好可以拉他进队。”
沈星朗微微摇头。
人群中不乏窃窃私语,“他是不是有点怪?”
“说他以前转学过三次。”
“家里好像不太好……”这些浅薄的评价在黄子枫身边像浮云一样飘过,但他的沉默像一道墙。
程老师开始课堂自我介绍,每个人都必须上台发言。
沈星朗的板书逻辑缜密,但声音死板,让台下略显冷场。
林苡禾则如诗一样自信,讲自己的理想和写作,她的语言仿佛流淌着音乐,是所有目光的焦点。
曹自淳用笑话混过全场:“我喜欢足球,也喜欢吃,所以成绩不太好,老师别太为难我。”
同学们哄堂大笑。
轮到宋晴雯,她语速飞快,演讲里满是舞台剧的桥段:“我是宋晴雯,梦想站在最大的剧院中央。
希望大家到时候来给我捧场!”
黄子枫最后走上讲台。
他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我叫黄子枫。”
声音压得极低,没有表情。
全场寂静。
程老师在表上打了个勾:“谢谢黄子枫。”
当课间***响起,林苡禾主动走过去:“嗨,我叫林苡禾,你喜欢看什么书?”
黄子枫只是摇头,眼神疏离。
“没事,我们可以慢慢聊。”
林苡禾笑着转身,目光里银铃般的温软,却并未受挫。
曹自淳拎起自己的水壶,主动招呼:“兄弟,体育课你组队不?
我还缺个守门员。”
黄子枫低声拒绝,没抬头。
沈星朗在角落搜集天文社的新活动信息,手机屏幕上满是星图,却不知如何邀请林苡禾同行。
他抬起头,发现母亲发来的消息:“新学期加油,不要让我失望。”
密密麻麻的关心令他的胸口泛起一丝苦涩。
他把手机关掉,用袖口擦去指尖的汗水。
教室外,阳光将楼道照得明亮。
五人的世界里,各自有着不同的裂缝。
有人在家庭期望下喘不过气,有人在自卑中逗笑全场,有人被过去的阴影笼罩,有人用梦想照亮稚气的步伐,还有人试图用温柔打破别人的防线。
下课时,沈星朗出神地看着走廊的窗外,林苡禾轻声问:“你是不是觉得大家有点奇怪?”
曹自淳凑过来,“越奇怪越有意思,你以为都像你一样自带‘学霸滤镜’?”
宋晴雯也加入进来,“我们组队报名剧团吧,正好五个人,多有意思!”
黄子枫站在教室门口,听着他们的对话,并没有立马离开。
只是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仿佛在思索什么。
响铃再次催促大家回到座位,班级的新生活正式展开。
教室里的空气微微颤抖,五人的命运在这开学的裂缝里缓缓交汇。
每个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羁绊,己在无形中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