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大明:我成永乐大帝,爹你没死啊

第6章

发表时间: 2025-10-23

东方刚升起一抹泛白,薄雾笼罩的金陵城还在沉睡,朱允炆却被急促的奏报惊醒。

“殿下,北平急报!”

内侍的声音带着颤抖,将八百里加急的塘报高举过头顶。

朱允炆披衣坐起,看清奏报上的内容,顿觉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直冲天灵盖。

燕王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软禁诸王,于北平起兵。

“皇爷爷尸骨未寒,他真的反了!”

朱允炆睡意全无,铜镜里映出他苍白的脸。

对一个只读圣贤书,未经历风雨的十八岁少年来说,面对气势汹汹、久经沙场的当世名将,他做不到镇定,慌乱再正常不过。

“传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即刻入宫!”

两刻钟后,三人出现在东宫,看完奏报,均是面色浓重。

齐泰最先开口:“殿下,燕王既已撕破脸皮,当立即下诏削其宗籍,昭告天下其叛逆之罪!”

“臣请殿下调兵五十万,三路伐燕,一路出居庸关,一路出辽东,直趋北平,捣其巢穴,一路屯兵河间,阻其南下,不出三月,必能擒获朱棣!”

这是他在短时间内绞尽脑汁,想到的应对之策。

黄子澄紧跟着道:“燕王麾下多是边军精锐,又有姚广孝为谋主,不可轻敌。依老臣之见,当遣一老成持重之将,率大军稳扎稳打,先守住山东防线,待其粮草耗尽,自会不战而溃。臣举荐长兴侯耿炳文。”

耿炳文,六十三岁,开国勋臣里硕果仅存的老将之一。

当年随朱元璋打天下时,最擅守城,在长兴卫曾以数千兵马挡住张士诚十万大军,坚守十年未尝一败。

只是如今垂垂老矣,多年未曾临战,鬓发早已如雪。

黄子澄语气笃定,“燕王虽勇,却急于求成。耿炳文只需凭城固守,拖住燕军,待各地兵马群起而攻之,届时前后夹击,朱棣插翅难飞!”

方孝孺在一旁抚须沉吟,“燕军初起,锐气正盛,若与之野战,恐难匹敌。耿将军善守,确是当前最佳人选。”

他指着舆图,继续说道:“燕王若要南下,必经河间、德州、济南一线。此三地乃南北咽喉,耿将军只需在河间布防,济南铁铉、平安素有忠勇之名,只要层层阻击,燕军难以前进。”

朱允炆的目光在三位臣子之间来回移动,最终定格在方孝孺身上。

方先生是饱学之士,皇爷爷生前对他赞誉有加,相信他,准没错。

而且,皇爷爷也曾不止一次说过,耿炳文是铁壁,当年蓝玉案株连甚广,开国功臣几乎为之一空,却留下了耿炳文,就是看中了他这份沉稳与忠诚。

想到这里,朱允炆深吸一口气,眼中的慌乱渐渐退去。

可下一息,齐泰一句话,又让他的小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殿下,燕王叛乱,晋王不会无动于衷,臣担心晋王为与朱棣争锋,也会起兵,应当尽早防范。”

一个燕王就够让人头疼的了,还有一个晋王。

朱允炆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传令,以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十三万京营精锐,即刻北上,讨伐燕逆!命武定侯郭英率军三万入驻河南,密切监视晋王动向。”

而郭英,和耿炳文一样,是开国勋贵中少数善终的。

朱允炆的诏令发出时,西宫的朱元璋正在怒火中骂骂咧咧。

“逆子!”

一声怒吼,如龙吟虎啸,震得殿内烛火剧烈摇晃。

朱元璋抓起案上的镇纸狠狠砸在地上,青瓷碎成几片。

“咱刚‘死’,他就敢动刀兵,当年咱让他守北平,是让他砍蒙古***,不是让他砍自己的侄子!”

锦衣卫指挥使宋忠跪在金砖上,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连声音都在发颤。

“陛下,锦衣卫密探回报,燕王将宁王、周王、辽王等诸王尽数软禁于北平馆驿,夺了他们的护卫兵权。”

“废物!一群废物!”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

“咱当年分封诸王,给他们兵权,给他们封地,不是让他们当缩头乌龟,是让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并肩作战,能护着咱朱家的大明江山。可现在呢?一个个都被人软禁了!”

“最可恶的是朱棣!”

砰!

又一个茶盏被朱元璋摔碎,滚烫的茶水溅了宋忠一身,但他连动都不敢动。

刘三吾跪在一旁,头也垂得更低了。

他从未见朱元璋发过这样的火。

不是对胡惟庸、蓝玉的那种带着算计的杀意,而是纯粹的暴怒,是被最疼爱的儿子捅了心窝子的痛。

朱元璋的胸膛剧烈起伏,咳得撕心裂肺,宋忠慌忙爬过去想扶,却被他一脚踹开。

“这逆子嘴上喊着靖国难,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咱会不知道!”

他不自觉想起棣回京述职时,还给朱允炆剥过橘子。

那时的老四,眼神里虽有锐气,却还带着几分对兄长的敬畏,对侄子的温和。

短短几年,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刘三吾颤声劝道:“陛下息怒,龙体要紧,诸王虽被软禁,性命尚无大碍,可见燕王……”

“可见他还念及一丝骨肉亲情?”朱元璋冷笑一声,笑声里满是悲凉。

那一刻,他真不想再装死了,他想立刻穿上龙袍,登上金銮殿,下一道圣旨,把朱棣那个逆子召到南京来,当面问问他,为何如此!

“咱杀了那么多功臣,就是怕他们欺负允炆年幼。咱以为,骨肉总比外姓可靠,却忘了,最狠的刀,往往是从自家人手里递过来的。”

刘三吾听得心惊肉跳,只能低声宽慰。

“陛下,太孙既然已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将,率十三万大军出征,燕王再强,终究不是朝廷的对手,臣以为很快就能平息。”

朱元璋一愣,随即冷笑几声,“这小子总算没糊涂透顶。耿老儿是块硬骨头,当年张士诚的炮都轰不开他守的城,老四那点家当,想过山东都难!”

南京西宫的烛火已燃至中夜,朱元璋却毫无倦意,走到舆图前,枯瘦的手指点在真定、济南等几座重镇。

“老四像咱,狠、野,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可性子也急,他粮草不如朝廷,拖不起。耿炳文只要守住三个月,不用主动出击,燕军自己就散了。”

“唉,允炆竟然没用晋王,放眼天下,唯一能与燕王争锋的,只有晋王了。”

朱元璋也纳闷,老四贸然起兵,就不怕老三吗?

等等!

朱元璋从地上捡起锦衣卫的密报,又看了一眼,眉头渐渐锁了起来,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