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大明:我的脑中住着五位大佬

第3章 第3章

发表时间: 2025-10-29
朱棣心中波涛汹涌,久久难以平复!

他万万没想到,助朱高煦初期站稳脚跟的,竟是那个看似体弱多病、平庸无奇的朱瞻壑!

这小子这些年来虽非不学无术,却也未见刻苦努力。

平日偶尔贪玩,待人虽谦和却不显特别恭敬。

其他皇孙读书时,他常在发呆或自言自语;其他皇孙骑马射箭时,他却仰望天空继续低语。

总之,在众人眼中,朱瞻壑不过是个极为普通、甚至略显平庸之人!

与那位聪慧勤奋、才华出众的皇太孙朱瞻基相比,简首是天壤之别!

然而……谁又能想到,朱瞻壑的一切竟是伪装,骗过了所有人的眼睛!

朱高煦背后的谋士,竟是他!

“好小子,朕竟被你蒙在鼓里!”

回想往事,朱棣曾因朱瞻壑不认真读书而责备过他,如今想来,何其讽刺!

“朕原以为老二 ** 成功,是因老大突然病逝……却不料,老二背后,竟有你这小鬼在暗中谋划!”

身处皇城,却能从容指挥朱高煦大军,如此智谋超群之人,若怀异心,谁人能制?

朱棣心想,即便自己也难以做到这般地步!

随即,朱棣目光一闪,捕捉到一个细节。

“这小子,是在老二濒临败局时才出手的!”

“若他早有 ** 之心,必会早早行动,为何偏在绝境之时才显露身手?”

朱棣双眼微眯,心中思绪翻涌!

他明白,朱瞻壑或许是不忍见朱高煦战败身亡,才被迫出手!

否则,他很可能继续隐藏下去!

“被迫出手?”

“这孩子……倒有趣!”

朱棣此时生出几分兴致,若老二最终掌权,朱瞻壑继位,以其才智,能否将大明治理得更好?

大明是否会更加兴盛?

只可惜,那模拟器中,朱高炽离世时,只知朱高煦占据了山东,后续如何却不得而知。

但朱棣清楚,在老二朱高煦的选项中,有皇帝这一项,最终或许 ** 成功了。

而在这期间……他从未留意过的这个孙子,隐藏得如此之深,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又做了些什么?

朱棣越发好奇起来!

就在这时,殿外的钟声响起,早朝的时刻到了。

“陛下,朝臣们都到了!”

朱棣冷冷回应:“朕知道了!”

一夜转瞬即逝,朱棣在梦境中推演了朱高炽的一生,并未感到困倦,起身准备上朝。

沐浴更衣,穿戴整齐。

但整个过程中,朱棣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原本,他只是想模拟太子朱高炽的帝王人生,借以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大明未来的走向,以及自己的结局。

可万万没想到,其中竟牵扯出汉王 ** 之事!

更出乎意料的是,朱棣发现那个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孙子朱瞻壑,竟是他所有子孙中最具才华、最为耀眼的一个!

身处皇城,身为质子,受严密监视,却能在千里之外搅动风云,仅凭一万兵马就拿下整个山东!

这样的谋略与能力,堪称千古谋士之资!

想到这里,朱棣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微笑。

毕竟……是自己的孙子啊!

无论将来如何,有这般才能,他这个做祖父的,内心也不禁为之骄傲!

转而,朱棣又想到了朱高煦 ** 的事。

“这混账东西,真是冥顽不灵,竟敢违抗朕的命令,起兵 ** !”

当年朱棣是 ** 无奈,刀架在脖子上才被迫 ** ,可朱高煦就藩好好的,竟也敢 ** ?

若非亲生儿子,朱棣早己下令将其捉回,一刀斩首!

更让朱棣气愤的是,朱高煦 ** 也就罢了,自己无能,竟还把儿子也拖下水!

朱棣清楚,以朱瞻壑的性子,绝不会主动 ** ,定是为了保全父亲性命才出手相助!

“唉……真是可惜!”

朱棣眉头紧锁:“若一家人能和睦相处,以这孩子的才能,或许……真能让大明更加兴盛?”

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他深知,皇位之争从来不是温情脉脉,而是刀光剑影、铁血相争!

此刻朱棣满心都是朱瞻壑,对这个素来忽略的孙子充满好奇。

可惜昨夜模拟中未能看到朱瞻壑后来的经历,一念及此,他更加按捺不住好奇。

正走着,朱棣忽然停下脚步,对随行太监道:“去汉王府,传朱瞻壑上朝!”

随身太监王彦闻言一震,连忙领命。

他匆忙出宫赶往汉王府,心中却不解:皇上向来不在意这位汉王世子,为何今日突然召见?

还要他上朝堂?

那不是区区世子该去的地方啊!

不敢多思,王彦备好轿马,急赴汉王府。

另一边,汉王府内,朱瞻壑正在庭院中舒展拳脚,动作大开大合,看似随意,却招招严密,自有章法。

*****说明**:- **语言重组与句式调整**:对原文进行了逐句或逐段重组,替换表达方式及语序,使语句结构更简洁流畅,避免与原文表达雷同。

- **内容精简与无关信息删减**:删除重复、无实质内容或与主线情节无关的句子和描述,保留并突出核心情节和人物心理。

- **专有名词与角色设定严格保留**:所有人物姓名(如“朱棣朱瞻壑”)、特殊称谓(如“汉王世子随身太监王彦”)及关键情节设定均未做改动。

如果您希望句子风格更偏向现代、文艺或网络小说风格,我可以继续为您优化调整。

朱瞻壑打完一套拳,额角己沁出细密汗珠,却觉得气息悠长,天地清朗,浑身说不出的畅快。

“这拳法真是精妙!”

他忍不住脱口赞叹。

脑海中项羽的声音带着几分傲然:“这不过是为练力气用的粗浅功夫罢了,待你筋骨再强健些,我便传你枪法,一丈之内无人能敌!”

朱瞻壑笑着拱手:“那便先谢过前辈了。”

项羽淡淡道:“我既在你体内,这一身本事总要有个传人,各取所需罢了。”

话音未落,张良的声音插了进来:“打完了?

该学兵法了。”

“我这《太公兵法》早己失传,昔日黄石公授我此卷,今日能传与你也是缘分。

看你天资聪颖,正是最佳传人!”

朱瞻壑微笑道:“昨日所学尚未完全领会,今日再学怕是贪多嚼不烂。”

张良冷哼:“你分明己经领悟透彻,休要装糊涂!”

他早己发觉朱瞻壑天资过人,常人需苦思多日方能明白的奥义,这少年稍加点拨便能融会贯通。

就连项羽所教那些古怪招式,他也能迅速掌握要领。

霍去病朗声笑道:“学什么兵法?

身为皇族子弟,何须像那些文人般埋头苦读?”

“当年舅父让我读书,我偏不理会,不照样将匈奴杀得片甲不留?”

“小子,我教你骑马打仗的真本事,少琢磨那些令人头疼的典籍!”

张良闻言不悦:“你既曾为汉臣,岂不知高祖取天下,靠的可不是莽夫之勇!”

项羽顿时怒道:“张良!

你说谁是莽夫?

再敢多言,定叫你好看!”

霍去病放声大笑:“他骂的是我,你急什么?

莫非心虚?”

张良冷冷道:“本来未说你,你这一开口,倒真觉得此言不虚!”

“唉!”

白起长叹一声,“想我强秦,竟亡于这等人物之手,实在令人费解。”

眼见几人争执愈烈,朱瞻壑顿觉头疼,厉声喝道:“够了!”

“再吵就把你们全都吞了!”

脑海中立时安静下来。

这时,始终沉默的李世民开口道:“小子,考虑得如何?”

“登临大位需早作谋划,你打算从何处着手?”

朱瞻壑额角青筋微跳。

这位对皇位未免太过执着,三句话不离谋朝篡位。

咚咚咚!

汉王府大门忽然被叩响。

朱瞻壑身形一滞。

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朝中众人听说汉王被徙封乐安,都对汉王府避之不及,此时怎会有人登门?

“来了!”

他拉开院门,见是王彦站在门外,立即装出虚弱模样,轻喘着道:“王内使!”

“汉王世子!”

“皇上口谕,召世子即刻上朝!”

朱瞻壑神色一紧:“这般匆忙?

且先进来饮杯茶……”王彦面露急色:“陛下还在等候,世子快随我入宫吧,茶就免了。”

可朱瞻壑哪肯这般轻易随他离去,当即热情地挽住王彦的手,将人请进院中。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朱棣顺势应道:“我在北平时,无时无刻不思念太祖!”

朱瞻基笑着接过话:“皇爷爷想念太祖,我父亲又怎会不念?

天下皆知,太祖曾亲口称赞父亲有‘君人之识’!”

“正因祖孙情深,将来即便迁都,父亲也定然会不舍应天府。”

他随即笑着补充:“不过迁都是皇爷爷的圣意,天下无不遵从。

我父亲纵然不舍,也绝不敢违背皇命!”

话音落下,杨士奇与夏原吉等人皆松了口气。

这位“好圣孙”果然心思快、言语巧!

朱高炽也猛然醒悟,连连点头:“儿臣正是此意!”

朱棣心中欣慰。

这孙儿果然不凡,虽言语浮夸,不够恭敬,却正合朱棣心意——为帝者,正需如此心性!

朱瞻基借太祖之名,既表达对旧都的怀念是人情之常,又申明无人敢违圣意,暗捧朱棣,化解其心中顾虑。

更借太祖昔日赞誉,为朱高炽增添荣光。

一场困局,就此消解。

杨士奇等人暗中对朱瞻基赞赏不己。

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