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墨墨推书 > 其它小说 > 我?带领卫霍北伐匈奴?

我?带领卫霍北伐匈奴?

八十八种山楂饺子 著

其它小说连载

《我?带领卫霍北伐匈奴?》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八十八种山楂饺子”的原创精品公孙玉卫霍北主人精彩内容选节:本书《我?带领卫霍北伐匈奴?》的主角是公孙属于玄幻仙侠,古代,三国衍生,民国,穿越类出自作家“八十八种山楂饺子”之情节紧引人入本站TXT全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3738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06 08:29:40。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我?带领卫霍北伐匈奴?

主角:公孙玉,卫霍北   更新:2025-11-06 11:20:0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武帝:“此次北伐,还请先生为大将军,待扫平匈奴,我愿以国士待之,封王拜相,

世袭罔替!”“此外,他二人愿为先生副将,为先生牵马坠蹬!”卫、霍:“请先生出山!

”公孙玉:“我?”——蜀汉,五丈原,大帐内。诸葛亮:“先生,我死以后,

还望先生继位为相,辅佐幼主,北克中原,光复大汉!”姜维:“请先生上位!

”公孙玉:“我?”——大宋,朱仙镇,战马上。岳飞:“先生,我此去怕是再不能归,

望先生统领大军,克复中原,直捣黄龙!”岳云:“请先生掌符!”公孙玉:“我?

”——1937,南京,城墙上。卫戍司令:“先生,委座电令,今日撤军,

请先生与我同行!”公孙玉:“我?撤军?与你同行?”“这仙不成也罢!

”“三十万百姓性命所系,纵使战至一兵一卒,我也绝不退后半步!”“传令下去!

有敢言退者,立斩不赦!”……1公孙玉睁开眼,眼前是无尽的虚空,混沌之中,

一位白须白发的仙人正微笑着看他。“你醒了,少年郎。”“嗯?”公孙玉摸了摸头,

“我这是?”忽然,一幕幕画面在脑海中闪过,他一下想了起来。他是一名孤儿,

被师父捡回了道观里,自幼便熟读道藏。二十岁时,师父仙逝,他便下山入世,红尘炼心。

到了三十多岁时,他已修得无上之境,天降雷劫,劈碎了肉身。“我没死?

”哥们渡过雷劫了?“难道是……成了?”见公孙玉眼神转为清明,仙人开口道:“还没成。

”“还欠缺点程序。”“啊?”公孙玉有些惊讶,他没成过仙,师父也没教过他,

哪里知道成仙有什么程序。“还……还差什么?”仙人微笑着说:“仙人要有坚定的心性,

要抵御住诱惑!”“你这么年轻,经历太少,还达不到成仙的标准。

”“额……”年轻居然也是弱势。公孙玉心想,这仙人多半是来接引他的,

那是不是说明他是真的成了?只要再走一遍程序,达到仙人的标准,那不就成仙了?

师父教的是真东西啊!“前辈,不知道想要达到标准,需要怎么做?”仙人捋了捋胡子,

眼中满是慈祥:“我会送你到试炼之地,让你历经五次诱惑。”“如果你能抵御这五次诱惑,

专心修道。”“那你就能跨过天人之隔,成就仙人之位!”“五次诱惑?

”公孙玉没想到成个仙竟然这么简单!不就是五次诱惑吗?这有什么难的?

不论是权力、金钱还是美色,对于他来说全部是过眼云烟,哪有成仙的诱惑大?

“不就五次诱惑吗?我干了!”仙人满意地点点头,伸手一挥,一股白蒙蒙的雾气飘散过来,

将公孙玉裹住。待白雾散尽,公孙玉的身影已经消失无踪。“少年郎,

愿你能感悟成仙的真谛,再会了。”2大汉,终南山。公孙玉睁开眼,

自己正盘坐在一间草庐中。“这是哪儿?”他站起身来,拉开房门,向外看去。

外面是一片溪谷,一条小路蜿蜒出了溪谷,直通山下。而山下,正有一行人在往上走。

为首的是一位身穿明黄袍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的青年。他面色红润,胡茬稀疏,目光有神,

一副雄心勃勃的模样。青年身边跟着一位书生,两名将军,一名宫人,以及几十名侍卫。

公孙玉知道这是来找他的,看来第一次诱惑就应在这几个人身上了。那名青年衣着华丽,

看制式,属于帝王袍服,应该是当今天子。天子吸引人的手段,不外乎金银财帛、加官进爵,

了不起封个王。就这些诱惑,哪一样有成仙大?皇帝不还天天想着成仙呢吗?

公孙玉回到草庐坐下,静待几人的到来。看来这仙,是成定了!

——一行人走了两个多时辰之后,地势渐渐平缓,山间起了大雾,前后左右视线不过十丈。

宫人见前路艰难,便尖着嗓子道:“陛下,大雾弥漫,恐有不测,不如暂且休息片刻,

待大雾散去再走。”刘彻看了看四周,语气坚定道:“仙人岂是那么好见的?

”“若是见到一点点困难就被吓倒,那这辈子也别想能有什么成就!”“继续走!

”宫人无奈,只得赶紧上前扶住刘彻。“陛下,您何必亲自来呢?您贵为天子,

想要见谁是他的荣幸,那个什么仙人,只要下一道旨,他就屁颠屁颠地赶来了!

”刘彻面色不悦:“朕乃有为之君,当效仿先祖,礼贤下士,岂能学赵高、胡亥之流?

”“再敢多嘴,定斩不饶!”宫人被吓得浑身颤栗,一句话也不敢说了。众人继续向前,

行不多时,前方豁然开朗。大雾不知何时消散,前方出现了一片溪谷,溪谷中花草相兼,

树木成林,蝴蝶飞舞,群鸟和鸣,真个是出尘真境,世外仙山!一条路径在溪谷中曲曲折折,

一直通到了一座草庐前。草庐不大,看起来稍显破败,门前开垦了一小块田地,

种着稀疏的瓜果。瓜果不仅长得稀疏,结得果也很少,而且歪七扭八,十分难看。

书生面露喜色,指着草庐道:“看来今日有缘得见仙人了!”他加紧脚步,快速奔向草庐。

刘彻也觉欣喜,急忙加快了脚步。东书生奔至草庐门前,匍匐在门前石板上,

高声道:“平原东方朔,特来拜谒仙人,望仙人拨冗相见!”刘彻走到东方朔身后,

也对着草庐低头拱手行了一礼。旁边伺候得宫人大惊失色,忙扶住刘彻,

叫道:“陛下贵为天子,岂能对乡野村夫行礼?”他转头对着草庐尖叫:“屋内的村夫蠢汉!

当今陛下驾临,还不赶紧出来跪迎!”东方朔骤然转过头来,眼中满是怒火,

喝道:“竟敢对仙人如此无礼!”两位将军也是勃然大怒,手按在剑上,当即就要拔出剑来。

刘彻皱起了眉,对身后的侍卫命令:“给我拖下去,别污了公孙先生的地方!”“是!

”侍卫上前拽起宫人,拖着向谷外走去。宫人慌忙叫道:“陛下!奴错了!奴不该多嘴!

陛下饶命啊!”“哼!”刘彻冷哼一声,“给我拖远点!”“陛下!陛下!不要啊!

”侍卫用破布塞住宫人的嘴,叫喊声顿时消失。刘彻转过头来,慌忙又弯腰拱手,

深深施了一礼。“朕听闻公孙先生修持有成,学究天人,尤善兵法,特地赶来拜会!

”“下人不懂礼数,冒犯了先生,望仙人不要见怪!”话音落地半晌,草庐内没有丝毫动静。

刘彻有些焦急,看向东方朔。东方朔面色沉静,对刘彻说道:“陛下,稍安勿躁,

仙人既然让我等进来,想必能得缘一见。”这时,

刘彻身后的稚嫩小将开口道:“许是不在家,我看仙人种的果子都没法吃,

该是上山采果子去了。”小将的话刚说完,峡谷中立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那声音似远似近,似在草庐内,又似在远山中,飘飘渺渺,难寻踪迹。

“你这小孩儿挺有意思!”“我这叫随心所欲,任它草盛苗绝,任它枝弱果缺,

任它瓜熟蒂落,任它清风明月!”“吱呀”一声,草庐的门无风自开,

公孙玉盘坐在草庐正中的蒲团上,面带微笑,看向那位小将。众人都看进屋内,

只见屋内仅有一床一桌一椅一蒲团,再无其他东西。公孙玉身穿青袍,头上随意挽着一个髻,

面容模糊不清,怎么用力去看也看不清楚。东方朔和两名将军慌忙拜伏于地,

刘彻也急急行了一礼。“见过公孙先生!”公孙玉说:“修道者,讲究一个缘字,

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瓜果也是如此,我种下了,它生长了,

这便是缘。”“我忘记了浇水施肥,它又荒芜了,这也是缘。”“缘起缘灭,缘兴缘尽,

乃是大道真意。”他接着又说:“乡野村夫,不识天子之面,多有怠慢!

”刘彻忙道:“先生客气了!”“朕多闻先生大名,知道先生乃当世大才!

”“朕自继位以来,专心国事,夙兴夜寐,不敢稍怠,如今已然是国富民强,兵精粮足。

”“只可恨北方匈奴连年来扰,边境百姓多被掳掠。”“朕欲北击匈奴,扫清寰宇,

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刘彻挺起腰杆,面色红润,说的激昂慷慨。公孙玉暗暗皱了下眉,

匈奴是汉朝的吧?这里是汉朝?这位是……武帝?

那他带的两个小将难道……刘彻说完又垂下了头,似乎非常懊恼。“我大汉虽然兵精粮足,

却独少了一位大将军。”“十几万大军,岂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调动的?

”他躬身对公孙玉行礼道:“先生学究天人,远迈前贤!”“朕欲将大将军之职委与先生!

”“先生若肯出山,朕必以国士待之!”“封侯拜相,世袭罔替!

”“此二人名曰卫青、霍去病,皆是骁勇善战的小将。”“如今皆可独当一面!

”“他二人愿为先生副将,为先生牵马坠镫!”“请先生出山,助我大汉扫平匈奴,

建立不朽盛世!”刘彻说完,忙抬头看向公孙玉,眼中满是渴望。

公孙玉只觉脑中“轰隆”一声,如被闪电击中。他?带领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

还给牵马坠镫?他配吗?见公孙玉对刘彻的话毫无反应,卫青忙拉着霍去病跪伏在地,

两人同声高呼:“请先生出山!”公孙玉回过神来,看着跪伏在地的两张SSR,

心中唏嘘不已。带领卫、霍北伐匈奴,这诱惑是个男人都抵挡不住吧?

“我……”公孙玉沉吟片刻,怎么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刘彻满脸真诚地望着公孙玉,

见他犹豫不决,便一撩衣服,直接跪在了地上。“请先生出山!”众人全部跪在地上,

高声喊道:“请先生出山!”声音在溪谷内回荡不休。公孙玉看着跪的满地的人影,

紧紧握住了拳。有卫青和霍去病在,北伐匈奴必然会获胜。有了他不一定会更好,

没有他也不会更坏。所以……还是成仙要紧!他伸手一扶,众人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

公孙玉对刘彻说:“吾夜观天象,见紫微星亮,主雄主在朝。”“又有将星两颗随侍左右,

就应在这两位小将身上。”“有两位小将在,此番北伐匈奴,必然大胜!

”他看着更加稚嫩的霍去病说:“只是天妒英才,你可要小心身体,莫要英年早逝了。

”公孙玉说完,将手一挥,草庐门立时关闭,一阵白雾涌起,将草庐掩埋。“先生!先生!

”刘彻急忙大叫,向前扑去。然而前面哪里还有草庐的踪迹,触手净是潮湿的白雾。

待雾气散去,溪谷中已经没有了草庐,只留下一条小路,蜿蜒曲折。“先生!

”刘彻看向四周,再也没有了公孙玉的身影。他转过头来,

看着卫青和霍去病说:“先生不愿出山,看来是我心不够诚。

”“先生说你们两个是我的将星,这次北伐,就靠你们了!”3蜀汉,五丈原,大帐内。

公孙玉睁开眼,这里是一座大帐,火盆“噼啪”燃烧着。

拒绝了一个是男人都不能拒绝的诱惑,说真的,有点遗憾。那可是卫霍啊!他起身撩开门帘,

外面寒风刺骨,枯叶纷飞。有军士举着火把在外巡逻,见公孙玉撩开门帘,忙弯腰行礼。

“见过公孙先生!”公孙玉对军士拱了拱手说:“客气了!”“天气真是冷了啊!

我看你衣着单薄,该添衣了!”军士摇摇头,似乎心情不好,勉强笑了笑,

对公孙玉说:“今年天冷的早,衣物还未齐备。”公孙玉点点头,

新的地点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呢,先得打听一下,免得遇上了猝不及防。

于是他问道:“现今战事如何?”军士一愣,没想到公孙玉会问这个问题,但是转念一想,

公孙先生学究天人,料事无有不中,怎么可能不知道战事如何呢?多半是要考教他呢!

若是能在公孙先生面前小露一手,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他心中火热,忙恭敬道:“先生,

自分兵屯田以来,我军与魏军相持已久。”“若能长期驻守,此地便可化为我大汉国土,

届时军民同心,定可复还旧都!”公孙玉瞬间提取到了关键词:魏军、大汉、复还旧都。

了不得!这莫非是……三国?别了吧,玩儿这么大吗?他还未想明白,

远处又匆匆赶来一位军士,对公孙玉一拱手道:“先生,丞相请先生过去!”“丞相?

”公孙玉的脑子飞速旋转,很快就下定了决心:不能去!这里是汉军,那丞相是谁,

不言而喻了吧?要真见了丞相,那还能走吗?得跑!他忙对赶来的军士说:“你且去,

我随后就来!”军士点头去了。公孙玉又对巡逻的军士说:“你所说不错,确有见地。

”“先去巡逻吧!”“是!”军士满心欢喜地走了。见周围无人,公孙玉回到营帐,

到处翻了翻,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他想了想,看军士对他的态度,

他在军中应该颇有威望,搞一匹马问题不大,骑着马出去溜两圈多半也没事儿。

那就没问题了!于是他找到马圈,明目张胆地牵走了一匹马,没有一个人阻拦。

他又跨上马背,向着营外奔去。营地面积很大,不是短时间能跑出去的。

公孙玉骑马的技术也不怎么样,晃悠了一刻多钟才到了营地门口。到了门口,

他装作淡定地对卫兵说:“营中气闷,我出去散散心,片刻便回。”卫兵应了一声,

让开了大门。公孙玉面露喜色,一拍马屁股,当即就要出营。

却听见后面传来一声虚弱的叫喊声:“公孙先生,这是要去哪儿?”公孙玉心中一沉,

此时只要狠下心来纵马而去,那这一次诱惑就能安然度过去了。可是他却狠不下心来。

这个男人叫你,你还能忍住不看一眼,那你是这个。公孙玉回过头来,

只见一位年轻将军推着一辆木制的四轮车缓缓向这边行来,有一人端坐车上,发鬓斑白,

面容憔悴,大冷天还拿着一柄羽毛扇。“公孙先生是要不辞而别吗?

”“我……”公孙玉在马上纠结半天,最终还是下了马,

拱手道:“丞相……我……”“是孔明薄待了先生……咳……咳……”诸葛亮咳了两声,

随后叹了口气。公孙玉尴尬地摸了摸脑袋。“丞相,我只是想转一转,没别的意思。

”“我看风要大了,还是别出去了。”诸葛亮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此时果然秋风刮起,

尘沙纷纷扬扬,自天边刮了过来。诸葛亮身后的年轻将军道:“丞相,起风了,

您的身体……”诸葛亮摆了摆手,随后对公孙玉说:“先生无事的话,可多往我营帐走走,

解解闷。”你那有什么可解闷的?要命啊!公孙玉叹了口气,牵着马回自己的营帐了。

看诸葛亮的面色,已经病入膏肓,没有多少时日了。诸葛亮一死,军中无人主持大局,

必然生乱。不过诸葛亮早已安排好了后事,大军会从容撤退,不会有多少损失。

在军中待了两日,诸葛亮一直在安排各种事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公孙玉虽然劝诫了几回,诸葛亮也只是摇头叹息。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想要尽量安排好所有的事情。……现在虽然是初秋,但是气温已经非常低了。枯叶飘飞,

黄沙阵阵,一派萧瑟之景。军中生活非常无聊,不过这两日公孙玉认识了很多人。

有史上留名的将领,比如诸葛亮身后的那个年轻人姜维,脑后有反骨的大将魏延,

曾规劝马谡的将军王平,张良的后代张翼。也有些不太出名的人,

比如与王平齐名却不为人知的句扶,以及……刘禅派来的尚书仆射李福。

刘禅得知诸葛亮病重,方寸大乱,立刻派李福前来问候。诸葛亮对李福交代了后事,

然后开始安排撤军。公孙玉走进营帐里,对着诸葛亮深深鞠了一躬。诸葛亮躺在榻上,

脸色苍白至极。他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了,还有最后一件事没有完成。

“先生……来了……”公孙玉坐在榻边,手搭在诸葛亮的脉上。脉搏微弱至极,

已经油尽灯枯了。“世事一场大梦,你又何必如此执着呢?

”“呵呵……”诸葛亮勉力笑了笑,“先生看得开,亮……却看不开啊……”“自隆中以来,

亮……多受先主大恩……无以为报。”“只盼能克复中原……还于旧都。”“只是天不假年,

亮……再不能临阵讨贼了……”公孙玉深深吸了一口气,将眼泪憋了回去。“丞相,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勇士。”“您已经做的足够好了!”“可惜,

天命难违……”诸葛亮微微摇头道:“先生也崇信天命吗?

”“亮……在隆中时……便知天命……不在汉。

“先主的遗愿……亮……完不成了……”“但是先生你……你有能力……”看着迟暮的卧龙,

公孙玉心中涌现出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历史总是有很多遗憾,有时候他也挺想去补足的。现在有了一个机会,

纵使以他的能力做不到,但也想试一下。“丞相……我……”公孙玉蓦然惊醒。

不能有这种想法,绝对不能有!成仙要紧!这时,诸葛亮脸上已经满是灰败之色,

这是将死之兆。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拉住公孙玉的手。

我大汉……定可……定可再度……复兴……”“先生……先生……”诸葛亮死死盯着公孙玉,

双手颤抖,等着他的回答。公孙玉被诸葛亮看得浑身如同刀绞一般。他低下头,嗓子发紧,

张开了嘴却说不出话。“先生……”诸葛亮猛然喊道,“辅佐幼主,北克中原,光复大汉!

”姜维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高呼:“请先生继位为相,光复大汉!

”帐外“哗啦啦”跪下了一大片将军、士兵,同声高呼:“请先生继位为相,光复大汉!

”“请先生继位为相,光复大汉!”“请先生继位为相,光复大汉!

”公孙玉被震得胸口发闷,脑子几乎要胀开了。这次的诱惑,玩儿的太大了。这该怎么拒绝?

成仙的诱惑,真的比这个大吗?若是真能北克中原,应该能避免五胡乱华的惨剧吧?

公孙玉心中思潮起伏,完全控制不住。一个修道者,心静不下来了。如果他连这个都拒绝了,

那他成仙还有什么意思?再度看向诸葛亮,见他还在盯着自己,忽然心中一凛。

公孙玉意识到一件事:连诸葛亮都完不成的事,他有什么能力去完成?中华上下五千年,

有几个人比诸葛亮还要聪明?连清北都考不上,还妄想光复大汉?对不起了丞相,

他有负所托。以他的能力,什么都改变不了。姜维肯定比他做的好。

公孙玉对着诸葛亮微微摇了摇头。诸葛亮躺在病榻之上,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力气。

“先生……”公孙玉拒绝,大汉就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主公的遗愿,完不成了。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大汉……大汉……”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垂下了手,

羽毛扇掉在了地上。“丞相!”姜维痛哭一声,扑到了榻前。“丞相!”无数军士痛哭流涕,

霎时间秋风大作,沙土漫天,大旗被吹得呜呜作响。一片白雾涌来,将公孙玉周身包围。

“丞相,对不住了……”4大宋,朱仙镇。公孙玉睁开眼,眼前是一座圆形土堆,

上面站着一位英武的元帅。元帅身穿红黑战甲,手持令旗,正在对着下面发号施令。

台下是一片巨大的广场,密密麻麻站满了士兵。看样子是在点将派兵。然而点将还未结束,

便从场外疾驰来一匹骏马。“哒哒哒……哒哒哒……”马上一名健卒高声喊着:“金牌令旨!

”点将台上的元帅看向健卒,面露悲愤之色,但却不得不走上前去,附身接令。

元帅接过金牌,展开令旨,片刻便已看罢,随即长叹一声,对健卒说道:“我知道了!

”健卒对着元帅一拱手,随后又骑马走了。健卒一走,台下的几名将军立时凑了过来,

一名小将望着元帅问道:“元帅,还是班师的诏书吗?

”元帅无奈点头:“这已经是第九枚金令了……”小将顿时面色胀红,

凄声叫道:“眼见汴京不日即可光复,陛下何故要我等班师?”众将士激愤不已,

纷纷道:“元帅不可班师啊!”公孙玉在一旁听了个满耳,关键词立刻被他提取了出来。

九枚金令,汴京,班师。怎么越搞越大了?诱惑不应该是权力、金钱和美女吗?

每次都这样搞,容易道心破碎啊!元帅摇了摇头,对一众将士说:“汴京就在眼前,

完颜宗弼抵挡不住,马上就要渡河回返了。”“我们暂且整军备战,容我上书争辩。

”众将士互相看了看,还想再说,元帅却又摇了摇头。众人无奈,只好退下了。

元帅转过身来,走到公孙玉身边,拱手行了一礼,恭声道:“先生博古通今,学究天人,

能否解鹏举疑惑?”公孙玉也对着岳飞拱手行了一礼,问道:“元帅有何疑惑?

”岳飞道:“先生,陛下当年雄心壮志,气吞山河,有光武之才,如今汴京收复在即,

为何却要退兵?”公孙玉轻笑了一声,完颜九妹是什么人,他可太清楚了。

赵构如果建立南宋几年就死了,那他就是力挽狂澜的一代雄主。可惜,

有些人就是活得太长了。“陛下生母韦太后如今还被囚于金国浣衣局,金国愿送还韦太后,

以此议和。”岳飞皱眉道:“这理由不够,若我能直捣黄龙,那金国还敢不归还太后?

”公孙玉又道:“二圣,也在北方。”岳飞摇头道:“就算迎回了二圣,陛下仍然是陛下。

”“何况……二圣也不一定能安全返回……”公孙玉看了岳飞一眼,都说岳飞忠义勇智,

天天喊着“迎回二圣”,所以才被赵构所忌。今天看来,岳飞可不是愚忠之人,

“迎回二圣”也只是个口号罢了,关键时刻该有的谋略是一样不缺。这样的臣子还能杀,

只能说赵构是真不当人。“你还记得苗刘之变吗?”岳飞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