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墨墨推书 > 其它小说 > 朋友圈只剩同事可见,他却每天给我点一杯奶茶

朋友圈只剩同事可见,他却每天给我点一杯奶茶

淡宁羽仙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朋友圈只剩同事可他却每天给我点一杯奶茶》是知名作者“淡宁羽仙”的作品之内容围绕主角淡宁沈叙年展全文精彩片段:沈叙年是作者淡宁羽仙小说《朋友圈只剩同事可他却每天给我点一杯奶茶》里面的主人这部作品共计22928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10 18:57:46。该作品目前在本完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内容主要讲述:朋友圈只剩同事可他却每天给我点一杯奶茶..

主角:淡宁,沈叙年   更新:2025-11-10 23:27:2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奶茶杯上的“多穿点”我把朋友圈范围改成“仅同事可见”的那天,

只是想把他彻底挡在生活外面。那个人,是跟我离婚刚满三个月的前夫沈叙年。他嫌我幼稚,

嫌我爱喝奶茶会胖,结婚那会儿连我们的婚纱照都能挑出十个缺点。我点了保存,

手机屏幕一暗,像是把过去那段灰扑扑的日子一块锁死。工位那盏顶灯忽明忽暗,

电脑风扇呼呼地转,我盯着未完成的报表,手心出汗。人事群里有人发:“今晚又要加班?

兄弟姐妹们保重肝。”我懒得回,只翻开朋友圈,对着“仅同事可见”的小锁头发了条动态。

“加班到现在,连一口奶茶都没人请,可见人缘真一般。

”配图是桌上的空纸杯和被我戳扁的吸管。刚发出去,右上角红点亮了一排,

几个女同事来评论。“姐,别说了,我这就去点。”“转发给老板,看他敢不敢走。

”我被她们逗笑了一下,笑意很浅,心里那团闷火却没下去。离婚这仨月,

我在公司照常上班,谁也没提那两个字。所有人都默认,

沈叙年还是“我们财务的江老师的老公”,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已经把那本红皮本子撕碎扔进小区楼下的垃圾桶。又一个表格卡死,

我伸手去够旁边的保温杯,喝了一口凉透的白开水。糖分不足让我有点头晕。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前台小姑娘在群里喊我。“@江荟,有你一份外卖,放前台了。

”我愣了一下,脑子自动开始盘点。今天中午我点的是简单工作餐,早就吃掉了。

晚上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空再点。我站起来,靠椅子发出一声轻响。

同组的小马头也没抬:“江姐,给我带点好吃的气味回来刺激一下,靠嗅觉续命了。

”我懒得回他,穿过一排排死气沉沉的工位,走到前台。灯光很白,照得人脸色发苍。

前台桌上,安安静静立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是我爱喝的那家小店,熟悉的深蓝色杯身,

半糖去冰,厚厚一层奶盖。杯套上夹着小票。我第一眼看的是备注。“少熬夜,别总喝凉的。

署名 S。”一瞬间,那些我刻意忽略了三个月的记忆像被扯开封条。

“你怎么又喝这个店的奶茶?”“你看看你这腰,是不是最近喝甜的喝多了?

”“成年人的快乐要有点克制,江荟。”曾经的絮絮叨叨,全是从沈叙年嘴里说出来的。

我把指尖从那行备注上移开,去点单号上的电话。号码后四位,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一串。

尾号 0213,他生日。我心里“咯噔”一下。

前台小姑娘靠在椅背上偷看我:“谁这么有心啊,江姐,追求者?”我垂眼,

把那杯奶茶拿起来。热度透过杯壁烫到掌心,有点扎人。“认错人了。”我淡淡回了一句,

把杯子带走。她“哦”了一声,显然不信,嘴角悄悄勾着。回到座位,

我又把那张小票拆下来,平铺在键盘边。纸上油墨味很重,压着一丝奶茶的香。

我盯着那一个字母“S”,看了很久。微信里,消息列表在最底下有个灰掉的头像。

是我没有删掉的那个人。不是我心软,只是我们在同一家公司,不删比较省事。

我把他所有聊天记录清空,设置消息免打扰,又把朋友圈权限一点点改。“仅同事可见。

”选项跳出来的时候,我甚至没反应过来,他也在“同事”里。我曾经自以为聪明,

把所有共同好友屏蔽了一圈,只留了一个最安全的圈子给工作。结果,连逃开他,

都做得这么不干脆。桌上的奶茶冒了层细细的雾。我犹豫了两秒,还是插上吸管,吸了一口。

半糖刚好,奶盖又厚又顺口。胃里暖了一点,心里烦。手机在鼠标垫边上震了一下。

是同事小群,有人甩链接:“谁刚给江姐点奶茶,是不是我们组的?快承认,

大家好给你鼓掌。”我被@了一串。“江姐,快爆料,是哪个帅哥?

”“给我们这些单身狗一点希望。”我看着屏幕,指尖顿了顿。然后缓缓把那张小票翻过来,

反扣在鼠标垫下。“匿名。”我在群里回了两个字,后面带了个无语的小表情。

群里瞬间刷起一排“哇”“刺激”等等。对面小马探头过来:“真不说?

那我们只能默认是你老公了啊。”这句话像一支钝箭,慢悠悠戳进来。我没抬头,

手指在键盘上敲得更快。“他不是我老公了。”这句话涌到嗓子眼,

我最终只吞下去一句:“别瞎说,赶紧干活。”夜里十点半,我拖着酸胀的腰从公司出来,

垃圾桶里空奶茶杯整整齐齐躺着。我在门口等车,风从衣领里钻进去。手放在口袋里,

摸到那张被我揉成一团的小票。我又把它捻平。纸上那行字已经有点花。“少熬夜,

别总喝凉的。”下面那个“S”,安静得很。我把小票重新塞回口袋,抬头看向对面大楼。

沈叙年所在的那一层,灯还亮着。一串陌生号码忽然拨进来。我接起,没出声。那头是他,

很低,很近。“奶茶好喝吗?”我握着手机的手指绷紧。“沈总。”我刻意用上这个称呼,

声音冷淡,“你打错了。”那边沉默了两秒,轻轻笑了一下。“没打错,江荟。

”他慢吞吞说。“以后每天这点钟,你都会收到一杯奶茶。”“当作……”他顿了顿,

像是在咬字。“当作我欠你的第一笔利息。

”2第五杯奶茶和办公室的流言第五杯奶茶出现的时候,前台小姑娘已经学会了不问。

“江姐,你的。”她伸手把杯子往我方向一推,眼神闪着八卦的光,

又很懂事地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纸袋还是那家小店的,杯身还是深蓝色,连杯套都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每天不重样的备注。第一天写的是:“少熬夜,别总喝凉的。

”第二天换成:“今天会下雨,地铁口风大,记得带伞。”第三天写:“下午有临时会议,

别忘了先吃点东西,再被骂也不会胃疼。”第四天则简单粗暴:“心情不好可以骂我,

别只喝甜的。”到了第五天,小票上只有四个字。“早点下班。

”我把那张小票抽下来夹进钢笔盒里,听着工位后面一阵窃笑。“你看,

我就说江姐肯定在谈恋爱。”“懂了懂了,江姐是职场甜宠剧女主,我们是背景板。

”小马清嗓子,拿鼠标当话筒:“请问江姐,帅哥是我们楼里的,还是隔壁楼的?

”我眼睛没有离开屏幕。“催稿的比男朋友重要。”我说。“你们再吵,

我把这个项目的 bug 全分给你们。”身后瞬间安静了两秒,后面又立刻有人小声八卦。

“我打赌是前男友。”“她前男友不是她老公吗?我记得婚礼请了我们组一半人。

”那句“她老公”钻进耳朵的瞬间,我下意识捏紧了手里的签字笔。笔帽被我拧得嘎吱响。

屏幕右下角弹出系统时间。20:48。这一层的灯还亮着大半,

隔壁财务那一块亮得尤其顽固。沈叙年就坐在那片灯光底下。这个事实没必要确认,

我也没打算过去确认。离婚那天,民政局门口那条路特别堵。我排队排到前面三个人的时候,

沈叙年才气喘吁吁赶到。衣服皱着,衬衫领口解开一粒扣子,手里还拿着手机。“路上堵车。

”沈叙年当时只说了四个字。我站在冷风里,

拎着那只被他买的、一直说“太贵不实用”的包,突然对这四个字格外熟悉。结婚三年,

他迟到的理由永远离不开这四个字。“路上堵车。”“临时加班。”“我妈身体不舒服,

过去看一下。”后来又多了一个。“同事临时有事,帮个忙。”那个“同事”,

是一位认真画口红、总记得夸他的新来的女同事。我在公司洗手间听到过她打电话。“沈总,

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们这边预算表还差你那一列。”声音甜得像刚拆开的糖。

我看着镜子里自己,发圈斜斜挂在耳朵后面,眼睛下有不明显的青影。当时我跟自己说,

不要多想。又不是没工作过,哪家公司没有这种嘴甜的新人。真正让这段婚姻崩掉的,

不是一通电话,也不是一张预算表。是那一天我发高烧,凌晨三点一个人挂急诊。挂号台前,

椅子上坐着一个拖着行李箱的女孩子,大概是出差回来。那女孩咳了两声,

对旁边的人抱怨:“我们经理,老婆生病估计还在加班呢,太拼了。”我缩在羽绒服里,

把那句话塞进心底。到点上吊瓶的时候,护士看了看我空着的另一只手。“家属呢?

”我怔了一下。“在忙。”我说。那天早上七点,我拎着还没打完的吊瓶回家,

床上是他摊开的电脑。屏幕上是那位新同事发来的报表。

备注里满屏都是:“沈总麻烦看一下。”婚姻不要紧的地方都被一点点掏空。

最后哪怕只剩一点骨架,也撑不住了。民政局门口签字的时候,我握着笔,手指一点都不抖。

沈叙年倒是抖了一下。“江荟,再考虑考虑。”“我妈那边我会处理好。”“公司那个小张,

我以后会让她跟别的项目。”他说一串,我全都听见了。可我脑子里只剩一句话。

“路上堵车。”我把笔往桌子上一放,笑了一下。“签字吧,沈总。”“你上班要迟到了。

”现在距离那一天正好三个月零五天。第五杯奶茶出现在桌面的时候,

我已经学会了不在备注上停留太久。手机屏幕亮起,是刚加进来的一个群。

群名叫“财务部 + 市场部联合项目”。头像一排,公司 logo。

沈叙年的名字被拉进来的时候,我正好点进群成员列表。那一行名字突兀地躺在那里。

“沈叙年。”备注是别人给的:“财务总监”。群公告里,项目时间排到了半年后。

我的名字也在上面,负责市发票报销和数据对接。这意味着,未来半年,

我要跟这个人频繁接触。我盯着名字看了三秒,把手机锁屏。眼前的表格变得有点模糊。

胶辊小车从工位后滑过去,行政在催报销单。“江老师,上个月那几张机票别忘了。

”行政妹子把文件夹往我桌上一放。“对了,你的婚姻状况那边需要更新一下信息,

人事让你明天去一趟。”“系统里还写着已婚。”“人事说,不好给你发节日福利。

”我喉咙里泛起一点干涩。“知道了。”我说。行政走后,我才翻开那叠报销单。

机票、酒店、打车发票夹得整整齐齐。上面有一张熟悉的签名。沈叙年。报销人那一栏,

他的字锋利又规整。我忍了忍,把视线挪开。办公室里忽然安静了一瞬。然后,

是椅子后面那个人的低声。“江老师。”小马探出头。“外面有人找你。

”我心里那个“他”的轮廓还没完全从脑子里赶出去,整个人已经先紧了一下。“谁?

”我问。“沈……沈总。”小马上下看了我一眼,像是怕自己说漏什么。“就在走廊。

”我把鼠标一放,站起来。心跳很不争气地快了一点。走到走廊尽头,

玻璃墙外的灯光有点晃眼。沈叙年靠在饮水机旁边,卷着袖子,一手插在裤袋里。

衬衫是淡灰色的,比三个月前瘦了些,脸颊线条分明,眼窝有了隐约的青色。他看见我,

站直身体。“出来一下?”沈叙年声音压得很低。“耽误你两分钟。

”“你已经耽误我三年了。”这句话在舌尖上打了个转,我最后只淡淡看了他一眼。

“沈总找我,有什么事?”我故意把称呼咬得很清楚。他听得出,我也知道他听得懂。

沈叙年盯了我几秒,视线从我的脸滑到胸前的工牌,又落在那只被奶茶烫出红痕的手背。

指节动了一下。“奶茶的事。”他开口。“我怕你误会。”“我已经误会完了。”我打断他。

“误会、相信,再误会,再不信。”“流程都走过一遍了。”“现在只剩下收尾工作。

”我说话的时候没有抬头看他,只盯着自己鞋尖。饮水机旁边放了一堆一次性纸杯,

杯口压着一条蓝色的抹布。这么普通的场景,

被这两个人硬生生站出了一种不合时宜的戏剧感。沈叙年静默了几秒。“江荟。

”他终于叫了我的名字。“我知道以前有些事,我处理得很烂。”“我妈那边,

我没有挡在前面。”“公司那个小张,我没有立刻划清界限。”“你所有说过的话,

我都记得。”“但是……”他深吸了一口气。“你身体不好,你熬夜会低血糖,

你喝冷的会胃疼,这些我也记得。”“奶茶只是个开始。”“我想慢慢补回来。

”我笑了一下,很轻。“你以前觉得奶茶不健康。”我抬眼看着他。“现在觉得,对你来说,

我比较不健康?”走廊里空调送风的声音很大,吹得人皮肤发紧。

沈叙年垂在身侧的手握成拳,又慢慢松开。“你把朋友圈改成‘仅同事可见’。”他低声说。

“我才知道,原来我不算家人了。”“只能当同事。”“能被你留在这个圈子里,

我已经很感恩。”“所以……”沈叙年抬眼。“既然被你留在圈里,我就想做点事。

”“比如给你点一杯奶茶。”“每天一杯。”“直到你把我彻底踢出去为止。”我喉咙一紧,

被他说得有点想笑,又有点想哭。“那简单。”我说。“你可以自己把手机拿出来,

把我删掉。”“省得浪费钱。”沈叙年摇了摇头。“我删掉你,很容易。

”“可是我犯错的那天起,你已经在删我了。”“你删得比我干净。”他盯着我,

眼神里有一种很陌生的倔。“这次,换我被动一点。”“换我等你按那个‘删除’。

”我呼吸不太稳。心里有个声音在问自己:那你干嘛不按?很简单,点头像,拉到底,

删除联系人。像删一条多余的聊天记录。可我就是没动手。沈叙年的手机震了一下。

他看了一眼,收起来。“项目组的消息。”“下周开始,我们要一起开会了。

”沈叙年轻声说。“工作上,我会按流程来,不会给你添麻烦。

”“私人这块……”他停顿了一下,又看向我。“如果奶茶让你困扰,你可以直接拒收。

”“但是,别假装跟我完全没关系。”“我们毕竟……”“毕竟是同事。”我替他接上。

“同事给同事点奶茶,不犯法。”“我知道的。”我转身准备回办公室。走了两步,又停住。

“沈总。”我没有回头,盯着玻璃门上自己的倒影。“以后备注别再写那些了。”“写什么?

”身后传来他的声音。“写‘请尽快忘记’。”我说完,推门进去。门在身后轻轻合上,

隔断掉他所有表情。回到工位时,第六杯奶茶的点单通知刚好跳进手机。

备注还没来得及显示。3项目会上,他突然护着我第六杯奶茶来的那天早上,我刚进公司。

前台桌上已经立了一杯。纸袋口折得很整齐,杯子还在冒热气。我下意识去找小票。

备注那一栏,只有我昨天说的那四个字。“请尽快忘记。”后面多了一个小小的笑脸符号。

有那么一瞬间,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跟一个中二病晚期的中年男人拉扯。我把小票抽出来,

对折两次,塞进钢笔盒里。前台小姑娘探过头,小声问:“江姐,他是不是故意跟你对话?

”“谁?”我反问。“给你点奶茶的那个呀。”她压低声音,“天天一杯,说明是真有钱。

”我懒得解释,拎着奶茶回工位。味道还是熟悉的半糖。我喝了一口,

心里忽然升起一点非常不体面的念头。如果哪天这杯奶茶突然不来了,

我会不会觉得……有点空?手指一紧,杯盖被我按得“咔哒”一响。我把这个念头按下去,

打开电脑,准备早上的项目启动会资料。今天是财务部和市场部的联合项目第一次大会议。

会议室在十五楼。十点整,我抱着电脑进去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半圈人。

项目经理在调试投影,市场部的同事叽叽喳喳聊周末活动。财务那边坐了一排,

最显眼的位置空着。属于财务总监。也就是属于沈叙年。我找了个不显眼的角落坐下,

把电脑摆好,翻开笔记本。会议还没开始,小马坐在我旁边,凑过来压低声音。“江姐,

你紧张吗?”“工作会议,有什么好紧张的。”我翻资料。“怕什么,你 bug 多,

他预算砍你。”小马“啧”了一声。“我怕的是你们俩冷战。”“上次部门团建,

我都感觉空气能结冰。”我懒得接话。会议室门被推开,讨论声瞬间低了一点。

沈叙年走进来。白衬衫、深色长裤,很简单的搭配。没打领带,袖口挽到小臂,

手里夹着一叠资料。比三个月前更瘦,下颌线条更锋利。他环视了一圈,

视线在我这边停了半秒,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走到主位坐下。项目经理清了清嗓子。

“那开始吧。”一个个议题往下走。到预算环节,屏幕上跳出一张表格。

市场部要做一个大型线上活动,需要预算支持。数字一出来,财务那边立刻有声音了。

“这个费用太高了吧。”“数据预估有点乐观。”“回报率这么写,人家会觉得我们在骗钱。

”几个财务主管轮番开口,口气都不算客气。我早有准备,把事先整理好的数据分析翻出来。

“这是过往三次类似活动的真实转化。”我站起来,把资料往前递。

“我们把数据拆成几个区间看,波动在可控范围。”“另外,

这次活动的预算里面已经把无效曝光剔掉了。”“不能说一点风险没有,但至少不至于失控。

”我说话的时候没有看谁,只盯着屏幕。财务那边有人小声嘀咕。

“市场的人每次都觉得自己这次一定能爆。”“最后一算账,全在账面上难看。

”那句“市场的人”像一把钝刀,慢慢划过来。我吸了口气,准备再解释一轮。

这类会我开过太多次。大部分时候,财务与市场,是天生站在对立面的。以前这种场合,

沈叙年坐在财务那边,话不多。偶尔开口,也多半是:“控制一下。”“再压一点。

”“数字好看不等于公司安全。”他站在公司这边,是合格的财务总监。站在我这边,

就显得不够合格。今天,我下意识在心里排演他下一句要说什么。“活动节奏再调一调。

”“预算先砍个百分之二十。”“先试水,看数据再说。”结果,他沉默了一会儿。

手指敲了敲桌面。“刚才那几组数据,谁做的?”沈叙年抬眼,看向我。会议室静了一秒。

“我。”我说。“江老师做的数据。”项目经理帮忙补充一句。“我也看过,逻辑挺清楚的。

”沈叙年“嗯”了一声,视线从我脸上移开,落在屏幕上。“活动方案我昨天看了初稿。

”“如果执行不到位,亏的不止是这点预算。”“但如果保守到什么都不做,

亏的是市场份额。”“有些风险是该规避。”“有些风险,是该承担。

”财务那边有人想说什么,他抬手压了一下。“从财务角度,我同意这个预算。

”“保留十分之二的调整空间,其他按市场部的方案走。”他说得干脆。“具体执行过程,

市场和财务都有人盯着。”“问题在过程解决,不要事后追责。”会议室里有一小段安静。

项目经理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那就按沈总说的。”市场那边立刻有人小声欢呼。

“谢谢沈总。”“沈总太给力了。”我能感觉到几道目光,不动声色落到我这边。

包括小马那双八卦得快冒光的眼睛。“他怎么说话突然这么好听了?

”小马在我耳边窃窃私语。“以前不是最爱砍预算的吗?”“不知道。”我合上笔记本,

声音很淡。“可能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后面的议题推进得飞快。散会的时候,

项目经理一边收电脑一边乐呵呵地说:“以后有沈总罩着,

咱们市场部终于不用天天被嫌弃乱花钱了。”“走走走,中午一起吃个饭?

”一群人热热闹闹往外涌。我本来打算悄悄从后门溜。结果走到门口,

突然有人拉了一下门把手。门被从外面推开一点,又被谁拦住。是那位新来的女同事,小张。

她手里抱着一摞文件夹,表情有点局促。“沈总,那个合同我刚打印完。

”她把东西往前一递。“中午您有空吗,我有几个点想当面请教一下……”她话还没说完,

就撞见我。视线在我和他之间来回晃了一下。“江老师也在啊。”笑容立刻变得更甜了一点。

“那就更好了,可以一起讨论。”以前,这种时候。

沈叙年大概率会说:“我们一起简单吃个饭,顺便把工作说了。”然后在饭桌上接着聊,

顺带接一两个电话,把所有时间塞满。我带着自己那份孤零零的盒饭,

在工位旁边听他讲:“你先吃,我这边还有点事。”今天,他只伸手接过文件夹。

“合同我看。”沈叙年说。“有问题我在文档里批注,你按流程问组长。”“中午别加班了,

先去吃饭。”小张明显愣了一下。“我不忙,真的。”她很快笑起来,声音软软的。

“跟您一起边吃边聊我也很开心。”沈叙年抬眼,看着她。

“公司不提倡工作时间外单独谈业务。”他的语气平静。“有事在群里说。

”小张脸上的笑容僵了两秒。“那……那好。”她把文件往怀里一抱,退了一步。

“那我先回工位了。”走廊安静下来。会议室门半开着,冷气从缝隙里往外钻。我站在门边,

视线落在他手背上那两道淡淡的红痕。像是刚刚搬什么东西被磨的。“你今天很公事公办。

”我说。“挺难得的。”沈叙年看向我,嘴角微微动了一下。“你喜欢哪种?”他问。

“以前那种,还是现在这种?”我懒得跟他玩这种无聊的问句。“以前那种毫无边界感的,

我已经体验过了。”我说。“现在这种,还在观察期。”我们对视了一秒。他忽然笑了一下。

“那我争取通过试用期。”“沈总。”我叫住他。“你刚刚在会上的那一番话。

”“如果我是你属下,我会很感动。”“可惜我不是。”“我只是拿工资做事的员工。

”“你不用对我格外照顾。”我刻意把所有评价收束到“工作”上。沈叙年点点头。

“你是员工。”“也是前妻。”“这两件事我都记得。”“所以工作上,我会按规矩来。

”“私人这块……”他顿了一下。“我也只能从规矩开始改起。

”“比如不再跟女同事模糊来往。”“比如,在公共场合,在你的立场上多站一步。

”“补偿从哪儿开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必须补。”我听得有点烦。

“你说这些,我不需要。”我抬手,看了看表。“你现在对我好一点。”“只是因为,

你心里那点自责终于长大了。”“跟我有没有还爱你、要不要回头,没有关系。

”沈叙年沉默。眼神却安静地落在我脸上,没躲。“那也行。”他轻声说。

“自责也是一种动力。”“能让我每天十一点前强迫自己收工,跑去楼下排队给你买奶茶。

”“以前你说我工作比你重要。”“现在,我试着把你排在前面一次。”他话音刚落,

我手机震了一下。一条新消息。来自项目群。“第一个版本方案已通过。”“今晚不用加班。

”下面是一串欢呼的表情。我看着那条消息,忽然想起今天早上那张小票。“请尽快忘记。

”挺好。对谁来说都挺好。只不过,对谁更难一点,这件事目前还没答案。午休时,

我从餐厅回来,看到自己的工位边多了一样东西。不是奶茶。是一小袋热乎乎的馄饨。

上面贴着店家的手写纸条。“胃不好的人,中午不要只喝奶茶。”纸条下面,

附赠了一小截打印小票。备注栏只写了一个词。“同事。

”4人事系统里的“离异”人事打电话来的那天,奶茶晚到了十分钟。

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未接来电,备注是“人事-小赵”,心里有一点莫名的预感。果然,

微信紧接着弹了一条文字。“江老师,麻烦您中午来一趟人事这边,更新一下基础信息,

特别是婚姻状况和紧急联系人。”“系统里还是已婚,对不上。”我盯着“已婚”两个字,

停了一下。上一次看到这两个字,还是在民政局门口那张登记表上。

那次是从“未婚”改成“已婚”。这次,是从“已婚”改成“离异”。午休时间一到,

我拿起工牌,慢吞吞往人事部走。电梯里有同事在聊。“听说今年中秋福利要发双份。

”“结了婚的可以多一盒,单身狗只有一份。”“那我得抓紧时间谈个恋爱。

”他们笑得热闹。我站在角落里,手指捏着手机,手机壳边缘有一点磨损。

那是婚后第一年沈叙年送我的。“你老摔手机。”“买个厚一点的壳,摔不坏。

”我当时拿着那只新手机壳在手里转了一圈。壳背面是一小杯卡通奶茶。

我说:“你不是嫌我喝奶茶?”他淡淡说了一句:“嫌你喝太多。”人事部的门虚掩着。

我推门进去的时候,小赵正埋头在键盘上飞快敲字。“江老师来了啊,辛苦辛苦。

”她把电脑屏幕转向我一点。“就这几个信息,核对一下。”屏幕中间是一张员工信息表。

姓名、部门、职位、身份证号。最显眼的那一栏写着:婚姻状况:已婚。后面有三种选项。

“未婚 / 已婚 / 离异”。“我们系统要报给保险公司和集团那边。”小赵解释。

“所以信息得准确,不然以后理赔会有问题。”她说得特别业务化,声音里一点八卦都没有。

我反而有点不适应。“那就改掉吧。”我坐下来,拿起桌上的签字笔。“改成离异。

”这三个字,从我嘴里出来的时候,比想象中要轻。轻到像是路过一个陌生地名。

小赵点点头,在系统里勾选。鼠标一点,“离异”两个字变成了深色。“好,这个改好了。

”她又往下拉。“紧急联系人这块,也需要确认一下。”屏幕上那一栏还是熟悉的名字。

紧急联系人:沈叙年。与本人关系:配偶。联系电话:他那串尾号 0213 的手机号。

小赵抬头看我一眼,犹豫了一下。“这个……要不要顺便改一下?

”“公司没有强制要求不能写前配偶。”“只是很多同事会选择换掉。”“毕竟,

真要发生紧急情况,联系起来可能会比较尴尬。”她说到“尴尬”两个字的时候,

表情也有点尴尬。我盯着屏幕,那行字像被人用荧光笔划过。紧急联系人。结婚以前,

我手机上的紧急联系人是我妈。结婚以后,变成了沈叙年。后来我妈生病,

需要人签手术同意书的时候,医院那边直接根据紧急联系人先打给他。“你是家属?

”“你是病人女儿的配偶?”他站在医院走廊里,帮我签了那张同意书。我靠在椅子上,

烧得迷迷糊糊。护士说:“真好,有家人在。”那一刻,我确实觉得,有家人在。现在呢?

我把笔拿起来,在那一栏后面画了一道斜线。“联系人改成我闺蜜。”我把闺蜜名字写上去,

又写上她的手机号。与本人关系那一栏,我认真写了两个字:“朋友”。字写得很稳。

小赵在旁边看着,轻轻“嗯”了一声。“好,那婚姻状况和紧急联系人就这样。

”“签个字确认一下。”我在打印出来的那张确认单上签了名字。签完之后,

手心出了一点汗。纸张带着一股刚出打印机的热气。“还有个小问题。”小赵翻了一下资料。

“江老师的配偶信息之前录入过,跟集团子公司那边的家属福利挂钩。”“现在状态改了,

就不在系统家属列表里了。”“以后公司节日礼盒,只发你一份。”“之前是两份,

你可能有印象。”她说得很平静。可能在她眼里,这只是“数量从二变一”的系统操作。

我笑了一下。“没关系。”“一个人吃更方便。”“省得分配。”小赵也笑了笑,

把确认单收好。“那就这样。”“有任何信息再变更,随时来找我。”我从人事部出来,

走廊里的灯光有点晃眼。转角处的玻璃墙上映出一个拿着文件夹的女人,头发扎成马尾,

步伐看起来不慌不忙。可只有我自己知道,心跳略微有一点乱。电梯口站着一个人。白衬衫,

深灰长裤,一只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拿着手机。沈叙年。他低头在看什么,

屏幕光映在下巴上。听到脚步声,他抬眼。“来人事?”他问。我想了想,没否认。

“公司信息更新。”我把文件夹往上提了提。“系统不能造假。

”沈叙年目光落在那一叠纸上,停了一秒。仿佛那几张 A4 纸重量千斤。“婚姻状况?

”他声音压得很低。我笑了一下。“你猜。”“我不想猜。”他盯着我,眼神有点硬。

“我想确认。”电梯“叮”地一声,门打开,又关上。没有人出,也没有人进。

这一层只有我们两个。我抬头看着电梯门上方那条红色数字跳动,又落回当前楼层。

“人事说,公司系统要报给集团和保险公司。”我慢慢说。“不能写‘已婚’。

”“对公司不负责,对自己也不负责。”“所以改成了‘离异’。

”“也顺便把紧急联系人换了。”沈叙年的喉结动了一下。“以前是我。”他像是在确认。

“现在是谁?”“跟你没关系的人。”我说。“反正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第一个接电话的,

不会再是你。”沈叙年静了一会儿。电梯口的灯有一点冷。他眼里那点情绪被压得很深。

“那民政局门口那张纸。”他忽然开口。“对你来说,没这么正式。

”“倒是公司的一条系统记录,让你觉得更像离婚。”“以前是觉得民政局那张纸不真实。

”我说。“太快了。”“排队、签字、盖章、发证。”“我从队伍这一端走到那一端,

婚姻状态就被人一点一点改掉。”“像办理一个手机号过户。”“现在系统里改了,

紧急联系人也换了。”“感觉更像是在真实生活里,给这件事画了最后一笔。”沈叙年低头,

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指节有点发白。“那我在你生活里的位置。”他慢慢问。

“是不是也从‘家属’变成‘其他’了?”“你现在在系统里,连‘家属’这栏都不存在。

”我说。“别多想。”“你现在只有一个岗位。”“财务总监。”“和我的……同事。

”电梯又“叮”了一声,这次门开的时候,有其他部门的人出来。他们看见我们两个,

客客气气打招呼。“沈总。”“江老师。”我们都各自点头,仿佛只是普通同事在等电梯。

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刻,我松了一口气。下午的时间过得出奇慢。

项目群里不时有人@我问数据,财务那边也有两封邮件发来追加问题。我一条条回,

一份份表格重算。手机震了一次,是闺蜜发来的消息。“你人事那边搞定了吗?”“搞定了。

”我给她发了一个“比耶”的表情。“以后紧急联系人就靠你了,闺蜜。”闺蜜秒回。

“荣幸得很。”“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你现在每改掉他在你生活里的一项绑定,

我都想放烟花。”我被她逗笑了。笑意刚落在嘴角,前台小姑娘在群里@我。“@江荟,

你的奶茶到啦~”整个办公室又活跃起来。“第几杯了?”“统计一下,看看哪天停更。

”我走到前台,纸袋已经安安静静躺在桌上。这次不止一杯。是一杯奶茶,

外加一小盒低糖鸡蛋布丁。前台小姑娘一脸羡慕。“江姐,我怀疑你谈恋爱了。

”“对象还挺细心的。”我把小票抽出来。备注那一栏写得很长。“人事那边的表填完了吗?

”“紧急联系人不用非得是我。”“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遇到突发情况,第一时间找不到人。

”“小赵那里留个我妈的电话。”“她接到电话会比我冷静。”最后还加了一句。

“她以前是你婆婆,现在可以改叫阿姨。”“但只要你一句话,她随时可以改回来。

”我盯着那几行字,看了很久。纸上没有签名。那一串号码暴露了发起人。尾号 0213。

前台姑娘偷看我表情。“怎么啦?”“备注写得很肉麻吗?”我把小票叠好,塞进口袋。

“写得像一个被公司人事通知的中年男的。”我说。“很认真,很啰嗦。”“但不肉麻。

”回到工位,我把布丁打开。低糖款,表面晃晃悠悠,勺子一插下去,奶香味往上扑。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微信里,沈叙年的头像停在列表最底下。从结婚到离婚,

他的头像从来没有换过。穿白衬衫,站在公司楼下,阳光很狠,照得他眯着眼。

那张照片是我拍的。微信上方跳出一条新消息。来自他。“三点半的会议,我会晚到一点。

”“你不要一个人撑着,有什么直接把我拉出来。”“工作上的事,你不用再习惯一个人扛。

”消息发过来他就撤回了。屏幕显示:“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他很快又发了一条。

“奶茶不要空腹喝。”“布丁先吃。”句子尾巴处立刻跟了一个“已读”的小灰标。

我看着那两个字,手指悬在输入框上。想回一句“知道了”。又觉得这一句太熟了,

太像婚后那些日常的回话。“知道了。”“你忙吧。”“我自己可以。”这些话说得太多了,

多到后来变成一种礼貌。最终我把输入框清空。什么都没回。我只是抬起手机,

对着桌上的奶茶和布丁拍了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可见范围:仅同事。配字只有一句。

“人事系统改版,节日礼盒从两份变成一份。”“但奶茶和布丁暂时还有两份。

”下面附了一个偷笑的表情。朋友们陆续来评论。“单身自由!”“一个人吃两份不香吗?

”“恭喜你正式脱离已婚狗。”最底下安静地躺着一个赞。点赞的人叫:沈叙年。

备注只有他的名字,没有任何表情。过了几分钟,他发了一条自己的朋友圈。可见范围,

我不知道。只是那条动态下面,孤零零躺着一个灰色的“仅部分人可见”。

内容是一张模糊的照片。民政局门口,那条永远排队的长廊。配字只有八个字。

“系统更新成功,重装很慢。”我盯着那条动态看了几秒。手指往上一滑,把手机扣在桌面。

奶茶已经有点凉了。布丁盒子见底。肚子里暖暖的,心里乱乱的。人事系统里,

我的人生被重新分类成“离异”。朋友圈里,他被我关在“同事”这个安全圈里。

可现实这种东西,从来不按系统和分组来走。下午三点半,联合项目群弹出消息。

“沈总临时被集团叫走,财务这边开会由江老师先主持。

”下面是一串“辛苦江老师”的表情。我看着那条消息,突然有点想笑。谁说更新了系统,

就能彻底清空缓存。有些人,被你从“配偶”降级成“同事”,再降级成“陌生人”。

偏偏在你需要往前撑一步的时候,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把你往他那边推上一把。

5会议室晕倒后,他成了“临时家属”临时主持会议这事,项目经理在群里说得云淡风轻。

“江老师对方案最熟,就辛苦你顶一下。”后面跟了一串歉意的表情。我看着那行字,

手指敲了一下桌面。“没事。”我回。“工作而已。”说到底,离婚不离婚,系统改不改,

报表照样要做,会议照样要开。项目会上坐着一圈人。视频那头连着集团那边几个领导,

头像一个个亮着。屏幕上是我做的活动方案和预算模型。我站在前面,拿着激光笔,

一页一页讲。讲到第二阶段投放策略时,有领导提问。“这个转化率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万一不达标,谁负责?”我吸了一口气,把之前做好的预案打开。“这是保守模型。

”我说。“如果转化率低于预估,有两套降本方式。”“第一,缩减第三阶段预算,

把资源集中到反馈最好的两个渠道上。”“第二,把活动节奏微调,把部分坑位让给合作方。

”“风险我们没有忽略。”“只是觉得,有些时候,比起保守,试一次值得。”话说多了,

嗓子有点干。会议桌上摆着一排纸杯,里面是凉透的白开水。我端起来喝了一口,

胃里泛起一阵空荡。中午那盒布丁和一碗馄饨,撑不了几个小时。偏偏今天问题格外多。

财务那边有人插话。“如果第一阶段数据达不到,谁来拍板停?”“市场肯定是想继续试。

”“从资金安全考虑,我们这边不能老当坏人。”我把激光笔往桌上一放。“我来。”我说。

“如果数据不到那个安全线,市场部这边,由我提停。”“责任我记在自己头上。

”视频那头安静了两秒。有领导笑了一下。“年轻人有担当是好事。

”“不过该写进机制的东西,别全靠个人意愿顶。”“这块你们内部再完善。

”后面的话我听得有点飘了。会议室里的灯打在屏幕上,反射回来,晃得我有点眼花。

眼前的文字一团团糊成灰影。小马悄悄给我递了一瓶矿泉水。“江姐,你脸有点白。

”我摇了摇头。“快结束了。”我说。“撑一下。”“撑一下”这个词,我这些年用得太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