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楚河汉界文理分班后的新教室,像一锅煮沸的水,喧闹不止。
九月的热浪被隔绝在窗外,却隔不开室内粉笔灰与少年汗水混合的、略显黏稠的气息。
林溪垂着眼,怀里抱着洗得发白的书包,指尖用力按着名单上自己的名字,
以及后面括号里那个陌生的名字——江辰。她的心漏跳了一拍。
是那个名字常年挂在年级红榜第二,物理次次接近满分的江辰?目光在教室里逡巡,
最终落向靠窗的倒数第二排。一个穿着蓝色校服的男生已经坐在了外面,
正低头看着一本厚厚的习题集,额前柔软的黑发遮住了部分眉眼,
只留下干净利落的侧脸线条。她深吸一口气,走过去,声音细若蚊蚋:“那个……我坐里面。
”男生闻声抬头,露出一双温润的棕色眼眸,带着些许询问。是江辰。他愣了一下,
随即站起身,礼貌地让出空间,嘴角牵起一个很浅的弧度:“哦,好。”他的声音干净温和,
像夏日里掠过湖面的微风。林溪几乎是屏着呼吸,侧身挤了进去,在靠窗的位置坐下,
将书包紧紧抱在怀里,背脊挺得笔直,像个僵硬的雕塑。身旁传来的存在感让她浑身不自在,
课桌中间,仿佛划开了一条无形的楚河汉界。第一节课就是物理。
老师讲解分班考的最后一道大题,思路迅疾如风。林溪努力跟着,
笔尖在草稿纸上划拉着无意义的线条,那些力与运动的关系像纠缠的毛线团,越理越乱。
她偷偷瞥向旁边,江辰听得专注,偶尔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步骤,字迹清隽有力。
“这道题很典型,我们请一位同学复述一下思路。”物理老师的手指在花名册上移动,停下,
“林溪同学。”林溪脑子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她僵硬地站起,低着头,
盯着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音。脸颊迅速烧灼起来,
连耳根都烫得吓人。教室安静得可怕,她能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
“首先……受力分析……”她艰难地挤出几个字,便彻底卡住。就在绝望淹没头顶时,
旁边传来极轻微的纸张摩擦声。眼角的余光瞥见,
江辰将他的笔记本不动声色地推到了桌子中间,
上面用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标注着完整步骤。像抓住救命稻草,她照本宣科地念了出来,
声音发颤,但总算完整。老师点头:“嗯,坐下吧,要认真听讲。”她如蒙大赦地坐下,
背上惊出一层薄汗,飞快地瞟了江辰一眼,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谢谢。
”江辰只是轻轻摇头,目光重新落回课本。这只是开始。林溪很快发现,
这位学霸同桌脾气好得过分。体育课后,会有男生汗淋淋地揽住他脖子:“江辰,
帮带瓶水呗!”江辰皱皱眉,还是会接过钱:“想喝什么?”“随便!”看着他离开的背影,
林溪心里泛起一丝说不清的滋味。而她自已,
依旧是那个成绩中游、相貌普通、在班级里毫无存在感的“小透明”。除了收发作业,
几乎无人与她交谈。她和江辰,维持着必要的借橡皮、传纸条的极简交流,楚河汉界,
泾渭分明。第二章:秘密同盟转折发生在周四的语文课后。老师分发随堂作文。
林溪的作文再次成为范文,纸页上方写着醒目的“58”。而江辰拿到本子,
只看了一眼就默默合上。林溪无意中瞥见,那上面是刚及格的“42”。放学铃响,
人群散去。林溪收拾得慢,拉好书包拉链时,发现江辰还坐在原位,面前摊着那篇作文,
眉头微蹙。夕阳的金辉透过窗户,为他周身勾勒出柔和的光边。他忽然转过头,
耳根泛着不易察觉的红,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林溪……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林溪一怔。“你的作文……写得很好。”他语速有点慢,似乎不习惯这样的开场,
“我的语文,特别是作文,一直不太开窍……能不能,以后请你帮我看看?”他顿了顿,
目光落在她桌上那本画满红叉的物理练习册上,“作为交换……我可以帮你讲物理题。
”那一刻,林溪心里某种坚硬的东西悄然碎裂。她看着少年诚恳的、带着窘迫的眼睛,
那里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她几乎没有犹豫,轻轻点头:“好。”一种心照不宣的互助联盟,
在靠窗的课桌上悄然建立。更多时候,是江辰给林溪讲物理。傍晚的教室安静下来,
只剩下笔尖的沙沙声。他讲题极有耐心,思路清晰,会用最直白的语言拆解复杂过程。
“你看,这个小车,其实只受三个力……”他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着受力分析图,手指修长。
林溪起初紧张,离得远远的。但他讲解时心无旁骛,态度专业,她便慢慢放松,凑过去看。
有时她反应不过来,他会不厌其烦地换种方法再讲。偶尔被她清奇的思路噎住,
他会无奈地笑笑,用笔轻点她的草稿纸:“这里,能量守恒,不是这样用的。
”他的气息偶尔拂过她的耳畔,带着淡淡的洗衣粉清香。林溪的耳朵会悄悄变红,
只能努力专注于题目。轮到林溪指导作文时,气氛轻松许多。
她拿着江辰那干巴巴、充满公式化语言的作文,一条条分析。“这里,
不要总写‘通过这件事我学到了’,太生硬。可以写‘那一刻,暖流涌过心间’,
或者‘记忆的闸门由此打开’……”她小声念着例句。江辰听得认真,
偶尔质疑:“这样写会不会太夸张?就是一件小事。”“真情实感就不夸张。”林溪反驳,
声音虽轻,却坚持,“你要把当时的感受写具体,比如看到妈妈半夜给你盖被子,
心里是酸涩,还是温暖?”江辰若有所思地点头,尝试将理性思维转换成带温度的文字。
他们互相借阅笔记,分享资料。林溪的物理成绩缓慢爬升,至少及格线稳固了。江辰的作文,
也摆脱了不及格的边缘,偶尔能得到“有进步”的评语。在堆满试卷的课桌这一方天地里,
他们互为支撑,彼此陪伴。高中生活的灰白,因为这点秘密和共同努力的痕迹,
透进了温暖的微光。第三章:未尽的纸条时光在笔尖流淌。高二结束的暑假,学校组织补习。
最后一天下午,暴雨倾盆。补习结束,没带伞的学生被困在教学楼。林溪站在一楼屋檐下,
望着如注的雨幕发愁。一把黑色的雨伞递到她面前。她诧异回头,江辰站在旁边,
手里拿着另一把格子伞。“这把……借你。”他的声音混在雨声里,“我看你没带。
”林溪看着那把干净的黑伞,手柄处似乎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心里蓦地一软。“那你呢?
”“我还有。”他晃了晃格子伞,眼神飘向一边,“快回去吧,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周围有同学投来好奇的目光和窃笑。林溪的脸一下子红了,接过伞,低声道谢,
逃也似的冲进雨里。撑开伞,一股属于他的清爽气息包裹而来。走在湿漉漉的路上,
听着雨点敲打伞面的声音,她的心跳,和雨声一样杂乱。高三像加速的疾风,呼啸而过。
倒计时数字一天天变小,空气里弥漫着焦虑。他们的互助依旧,话语却更少,
多是沉默地并肩作战。填报志愿前夕,晚自习教室格外安静。
林溪对着一道电磁感应大题苦思冥想。忽然,一张小纸条从旁边推过来,压在她的草稿纸上。
心头一跳,悄悄展开。江辰干净利落的字迹:如果我们考到同一所城市……
字迹在此停住,跟着一个小心翼翼的省略号,带着滚烫的温度,灼伤她的指尖。呼吸停滞,
心脏被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又酸又胀。她能感觉到旁边那道看似专注的视线,
实际余光正紧张地落在自己身上。同一所城市?
她看着自己模拟考成绩单上那个不上不下的排名,
想起老师们谈起江辰时笃定的语气——“冲击Top2没问题”。他们之间,
隔着一道清晰的、名为现实的鸿沟。奢望。只能是奢望。一股混合着自卑、苦涩的情绪涌上,
让她几乎落泪。她猛吸一口气,拿起笔,在那行字下面,
飞快地、几乎是残忍地写下:你肯定在北京,我去不了。好好做题,别想太多。
推回纸条,不敢看他的表情,重新低下头,死死盯着题目,眼前的线圈模糊成一团。旁边,
良久没有动静。眼角的余光,瞥见他慢慢收回纸条,折叠,紧紧攥在手心,
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那之后,直到高考结束,他们之间,再无类似对话。气氛微妙尴尬,
但学业压力冲淡了一切。第四章:南辕北辙高考放榜,一如预期。
江辰被北京顶尖的理工大学录取。林溪则收到南方一所普通一本的通知书。散伙饭那天,
气氛热闹而伤感。江辰作为焦点之一,被很多人围着。林溪坐在角落,安静吃菜。
她看到江辰和才貌双全的沈薇薇站在一起,周围是起哄的同学。她默默低下头,
喝了一口杯中饮料,酸涩蔓延到心里。后来,江辰端着酒杯走过来。他喝了酒,
脸上带着薄红,眼神比平时更明亮复杂。“林溪,”声音有些沙哑,
“祝你……大学生活愉快。”林溪起身,举杯,努力挤出笑容:“也祝你前程似锦。
”酒杯轻碰,发出清脆声响,像一场盛大青春落幕的尾音。周围喧嚣,他们之间,只剩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