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林黛玉眼中掠过一丝黯然。她想起自己初入贾府时,尚不够资格行正门。而薛姨妈与宝钗来时,贾府却正门大开——可见在众人心中,她终不及薛家母女。
荣国府外夜色渐浓,街边却挤满京城百姓。
今日是冠军侯归府之日!
在众人注视下,上百铁骑护着一骑当前——身着国侯蟒袍的少年乘骏马而来。
当朝规制,公侯皆可服蟒,仅以蟒数为别。
贾母远远望见贾欢身披蟒袍,激动难抑。她乃荣国公贾代善之妻,曾见其夫身着六御蟒袍。而今贾欢袍绣三蟒,风姿气度,竟如国公再世。
薛宝钗随母立于人后,凝望马上英姿勃发的贾欢,心中暗忖:这些时日满耳皆闻贾欢之名。世人原道荣国府衔玉而生的宝玉前程似锦,如今比之十二岁封侯的欢哥儿,竟成笑谈。
薛姨妈亦不由羡叹:为人母者,谁不望有子如欢?
众姊妹中最为欢喜的,自是贾探春——她是贾欢同母所出的亲姐。
赵姨娘同样喜形于色,却因身份所限,只能立于人群末尾,连管家仆妇皆排其前。这些年若非她泼辣护子,贾欢或许难逃暗算。贾欢深知王夫人手段之厉,如贾琏无子、王熙凤数度小产等事,背后皆有其影。
贾欢翻身下马,扬手间,上百亲兵齐整转身,肃立镇守荣国府大门。
亲兵是勋贵独有的特权。如今的贾府,后代子孙不成器,没有军功在身,只剩一个一等将军的虚名,自然没有资格在门前立戟,也没有亲兵随行守护。
目睹此景,贾府众人不论男女老少,皆心潮起伏,一股骄傲之情油然而生。
虽然过去常说贾府何等尊贵,可直到与今日对比,才恍然发觉贾府早已不是京城里的一流门第。
既无显赫的爵位,也无掌兵的实权。
“孙儿拜见老祖宗。”
贾欢依礼拱手,这是孝道规矩。即便在古时,连皇帝也要敬重长者。
贾母喜不自胜,连忙伸手扶起贾欢。
“好,好啊!欢哥儿真是英雄人物,如今封了一等国侯,我们贾府也算重回京城顶尖世家之列!”
贾母话音落下,众人脸上都浮现喜色。贾欢的崛起,让他们倍感荣光。
随后,贾欢看向贾政。虽说这位名义上的父亲对他并不关切,但当初若无他的允许,自己也无法离开贾府建功立业。何况血脉相连,贾欢自然不会轻忽。
“孩儿拜见父亲。”
贾政满面笑容,浑然忘了自己当初对贾欢视若无睹。
按礼数,接下来该拜见嫡母,再向其他叔伯长辈、婶婶姐姐行礼。
可贾欢目光一转,直直望向王夫人,大步走了过去。
“哗——”
全场顿时哗然,连围观的百姓也大吃一惊。
王夫人脸色大变,心中恼怒却不敢出声——只因那些大雪龙骑的亲兵正冷冷注视着她。
贾欢迈步向前,贾珍、贾琏等贾家男子,连同丫鬟小厮,纷纷退开让路,无人敢与他对视。
“欢、欢哥儿!”
站在最后的赵姨娘神情激动。
贾欢见赖嬷嬷挡在赵姨娘身前,眼中寒光一闪。
“啪!”
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贾欢竟一巴掌将她扇飞出去!
“呀!”
丫鬟们接连惊叫,畏惧地望着贾欢。
“呸!本侯的生母虽是姨娘,也是你这奴才配欺负的?”
“谁准你站在本侯生母面前的?”
全场一片死寂。
赖嬷嬷嘴角淌血,惊恐万分,慌忙向贾欢磕头求饶。
“欢哥儿饶命,欢哥儿饶命啊!”
这时,身后的大雪龙骑亲卫猛地拔出北凉刀,杀气霎时笼罩全场。
“以后叫本侯侯爷!欢哥儿也是你这种奴才能喊的?”
赖嬷嬷听贾欢这一说,吓得魂不附体。贾母面色铁青,王夫人更是脸色难看。
她们都看得出来,贾欢这是在示威,也是在报复!这些年他所受的委屈,原来都记在心里,如今显贵了,便要一一讨回来。
贾欢走到赵姨娘面前。赵姨娘虽言语粗俗,但在这复杂的贾府里,正需要她这样的人才能活下去。
若不是她,自己恐怕早已活不到今天——只因他的存在,本就威胁到贾宝玉。
贾欢缓缓跪下。既然穿越成了贾欢,就应当承受他的一切,包括这份亲情,这并不丢人。
“孩儿不孝,母亲身体可好?”
赵姨娘见到贾欢,喜极而泣。多年苦等,终于等到今日。
“好,为娘一切都好!”
此时,关注着这一幕的,不只是百姓,还有满朝勋贵与文武官员。
众人都清楚,贾欢与贾府之间,恐怕并不和睦!
众人神色各异之际,聪慧的王熙凤站了出来。
“欢哥儿大喜回府,怎么能让一个奴才坏了兴致。”
“府里已经备好美酒佳肴,欢哥儿快请进吧,外头风大。”
贾欢听了,朝王熙凤看了一眼,嘴角扬起笑意。
“二嫂子说得是。”
听闻贾欢的话,众人悬着的心总算落下。全京城瞩目之下,他们着实担心贾欢回府头一天就闹出人命。随后贾母率先转身入府,围观的人群也渐渐散开,只是今日之事,注定要传遍京城。
荣禧堂内,众人仿佛忘了先前的冲突。贾欢贵为一等国侯,即便是长辈们在场,他的座位也被安排在最前方,仅次于父亲贾赦与叔父贾政——毕竟长幼有序,不可僭越。
贾欢端坐榻上,脊背挺直,目光沉静。与此时依偎在贾母怀中的贾宝玉相比,众人心中不由比较起来。贾宝玉竟还比贾欢年长一岁!
姑娘们往日觉得贾宝玉出众,实则是因她们鲜少接触外男,平日里连荣国府的大门都难得出。如今见了贾欢,心中皆浮现一个念头:男儿本当如此!
贾宝玉看着贾欢,又见林黛玉、薛宝钗及家中所有女眷的目光都不由自主落向贾欢,心头莫名泛酸。一股从未有过的嫉妒自心底升起——以往无论何事,他始终是贾府中最受瞩目的那个,可如今,一切似乎都变了。
“欢哥儿,你此番归来,陛下既已封你为京营节度使,可还有别的恩典?”贾母自鸳鸯手中接过酒杯,轻啜一口,抚着贾宝玉的头,向贾欢问道。
众人皆好奇地望向贾欢。圣旨只宣读了爵位与官职,并未提及其他赏赐。
贾欢饮尽一杯酒,向贾母拱手答道:“老祖宗,陛下赏了黄金万两、丫鬟仆从数十,另有奇珍异宝无数。”
话音落下,众人脸上皆露出羡慕之色。贪财的王夫人更是嫉妒得双眼发红——方才被贾欢驳了面子的事犹在心头,此刻听闻如此厚赏,更是嫉恨难耐。
贾欢略作停顿,继续道:“陛下还将荣国府旁那座宅邸赐予孙儿,日后便是冠军侯府了。”
贾母闻言惊呼出声。众人不解地望向她——那宅子他们都知道,但因是皇家产业,从未有人进去过。
贾母身为长辈,所知更多。她激动地说道:“那宅子原是前朝亲王的府邸!规制与华美远超北静王府,本是亲王才有资格居住的。”
众人闻言又是一片惊叹。他们虽未进过亲王府,却曾游览北静王府。贾欢的侯府竟比郡王府还要宏伟?这般恩宠实在罕见!陛下对贾欢的喜爱,竟已到了逾越常制的地步!
一道道羡慕的目光投向贾欢——那可是亲王规制的府邸啊!
“三哥哥,侯府一定很大吧?以后我们能去侯府玩吗?”四春中最小的惜春笑嘻嘻地问。小丫头年纪尚幼,因这世界融了戏文里的设定,如今才六岁年纪,还未养成日后那孤僻冷漠的性子,仍是天真懵懂。
贾欢身为穿越之人,对惜春的身世亦有猜测。以她的聪慧,日后若知晓身世真相,变得心冷言冷,也是情理之中。
贾欢微微一笑,向惜春招手。惜春欢快地跑到他跟前,贾欢将她抱在膝上,温言道:“自然可以。日后侯府也是惜春的家,你想来,随时都能来找三哥哥。”
他对惜春格外怜惜——贾敬避世修道,贾珍这个名义上的兄长又待她冷淡,平日丫鬟婆子也多有怠慢。贾欢这话一出,一些人眼神微动,心中暗忖:这欢哥儿日后怕是要给惜春撑腰了。
林黛玉眼中带着几分向往看向惜春,心里想着若是自己也有个兄长便好了,如今也不必这般寄居在别人家中。
“三哥哥,可别忘了我们姐妹呀。”
林黛玉不知怎的脱口而出,许是心底那份羡慕作祟,忍不住也想讨一份亲近。
贾欢转头看向林黛玉,虽之前未曾相识,但见她姿容出众,满屋的姑娘里,也只有薛宝钗能与之相比。
薛宝钗生得丰润,林黛玉却更显纤弱。
“原来是她!”
贾欢想起自己出征前见过的女子正是林黛玉,那时她似乎才刚来贾府。
林黛玉与他年纪相仿,都比贾宝玉小一岁,只是林黛玉月份更小些,所以才唤他一声三哥哥。
“是林妹妹吧?当然可以。”
“不单是林妹妹,各位姐妹若有什么事,也都可以来侯府找我。”
“我从北境辽东带回来不少稀罕物件,到时候妹妹们随便挑。”
贾欢顿了顿,又望向王熙凤、李纨几人。
“嫂嫂们也是一样,尽管挑选。”
众人听了,纷纷抿唇笑了起来,一时忘了贾欢先前冷淡的模样,只觉得这位欢三爷待人倒是亲切。
当晚,因侯府中还有皇庄送来的下人在收拾整理,贾欢便暂住在荣国府。
贾母本想将荣禧堂的一处院落腾出来给他住,毕竟他现在是贾府中最显贵的男丁,地位不同往日。
但贾欢推辞了,仍旧跟着赵姨娘回到他们常年居住的小院。
等贾欢带着赵姨娘与贾探春离开后,贾母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感慨。
“欢哥儿像是与我们生分了,往后得多多弥补才是。”
此时厅中只剩下贾赦、贾政、王夫人、王熙凤与贾琏、贾珍几人。
王熙凤轻笑一声。
“老祖宗别担心,瞧欢哥儿那样子,分明是个重情的人,不是那等薄情的。我们待他好,他自然会记在心里。”
贾母听了,含笑点头。
从贾欢对待姐妹们的态度,就看得出来他并非冷漠之人。
“正是,母亲,欢哥儿终究是贾家的血脉,亲情是断不了的。”
贾赦也在一旁附和。他虽爱玩乐,却也明白轻重,如今贾欢身份不凡,若能与他交好,日后自己走到哪儿都有人敬着——
毕竟他可是冠军侯的亲叔叔!
贾政没什么主意,但心里是高兴的,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儿子,这层关系总不会变。
在场唯一不悦的,大概只有王夫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