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格尔木的街道上一片寂静,只有零星几家早餐店亮起了灯。
林砚背着沉重的登山包,准时出现在客栈门口。
卓玛己经在那里等她了,身边停着一辆白色的越野车,车顶上绑着帐篷、睡袋等户外装备。
“上车吧,我们争取在中午之前赶到玉珠峰脚下的补给站。”
卓玛打开车门,将林砚的登山包放进后备箱。
林砚坐进副驾驶座,越野车缓缓驶出格尔木市区,朝着昆仑山脉的方向开去。
车窗外的景色渐渐从城市变成了戈壁滩,一望无际的黄沙在晨光中泛着金色的光芒,远处的昆仑山脉像一条巨大的银色屏障,随着距离的拉近,越来越清晰。
“我们今天要走三百多公里的路,大部分是盘山公路,可能会有点颠簸。”
卓玛一边开车,一边向林砚介绍行程,“中午在玉珠峰补给站休息,下午继续赶路,傍晚到达岗扎日冰川附近的营地,明天一早开始徒步进入冰川区域。”
林砚点了点头,目光一首停留在窗外的昆仑山。
那是父亲曾经踏足的地方,也是她此行的目的地。
她拿出父亲的笔记本,翻到记录岗扎日冰川的那一页,上面画着一张简易的地图,标注着从营地到 “冰眼” 的路线,旁边还有几行小字:“冰川表面有暗缝,需沿岩石标记前行;‘冰眼’入口处有饕餮纹石刻,罗盘指向正上方时,入口开启。”
“卓玛,你知道冰川表面有岩石标记吗?”
林砚问道。
卓玛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知道,那是以前的牧民留下的,用来标记安全的路线。
不过近几年冰川融化,很多标记都被冰雪覆盖了,不一定能找到。”
林砚心中一沉,看来此行的难度比她想象的还要大。
她合上笔记本,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父亲的身影。
父亲是个严谨的人,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他既然敢深入 “冰眼”,一定有他的理由。
而那枚青铜罗盘和玉佩,或许就是他留下的后手。
越野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了西个多小时,终于在中午时分到达了玉珠峰补给站。
补给站是一个简陋的木屋,周围停着几辆越野车,几个穿着冲锋衣的人正围在门口吃饭。
这里是进入玉珠峰无人区的最后一个补给点,再往前,就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痕迹了。
卓玛带着林砚走进补给站,点了两碗牛肉面。
补给站的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见到卓玛,热情地打招呼:“卓玛,又带人进山啊?
这次是去岗扎日冰川吗?”
“嗯,张哥,给我们准备点压缩饼干和高热量的食物,再加点燃料。”
卓玛说道。
“好嘞!”
张哥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物资。
林砚一边吃面,一边观察着周围的人。
他们大多是探险爱好者或科考队员,脸上都带着兴奋与期待。
其中一个穿着蓝色冲锋衣的男人注意到了林砚,走过来搭话:“小姑娘,第一次来昆仑吧?
要去哪个地方?”
“我去岗扎日冰川,找我父亲。”
林砚礼貌地回答。
男人脸色一变,连忙说道:“岗扎日冰川?
那地方可不能随便去!
上个月还有一支探险队在那里失踪了,到现在都没找到。
而且最近雪山不太平,经常有人看到奇怪的光,还有人说听到了野兽的叫声,你一个女孩子,还是别去了。”
林砚心中一紧,问道:“你说的奇怪的光是怎么回事?”
“就是绿色的极光,明明是白天,突然就出现了,还会跟着人移动。
有个队员想拍照,结果相机刚拿出来,极光就消失了,还刮起了暴风雪,差点把他们困在里面。”
男人压低声音,神秘地说道,“我听说,那是雪山的守护神在警告人类,不让我们靠近禁地。”
林砚皱了皱眉,她不相信什么守护神,但男人说的极光,和卓玛之前提到的一模一样,这让她更加好奇 “冰眼” 里到底藏着什么。
吃过午饭,卓玛拿上准备好的物资,两人继续赶路。
下午的路程更加艰险,盘山公路越来越窄,旁边就是万丈悬崖,车轮几乎贴着悬崖边缘行驶。
林砚紧紧抓着扶手,手心全是冷汗。
卓玛却显得很镇定,双手稳稳地握着方向盘,熟练地避开路上的坑洼。
“以前我和父亲经常在这条路上跑运输,那时候路比现在还难走。”
卓玛一边开车,一边回忆道,“我父亲是个老牧民,他告诉我,昆仑山是神山,每一座山峰都有神灵守护,我们要敬畏自然,不能随意破坏。”
林砚看着卓玛专注的侧脸,突然问道:“卓玛,你为什么愿意帮我?
你明明知道那里很危险。”
卓玛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三年前,你父亲救过我的命。
当时我们在冰川遇到了暴风雪,我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暗缝,是你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把我拉了上来。
他还告诉我,他做考古研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保护那些快要消失的文化遗产。
从那时候起,我就很敬佩他。
现在他失踪了,我帮你找他,也是应该的。”
林砚心中一暖,没想到父亲和卓玛之间还有这样的故事。
她更加坚信,父亲是个好人,一定还活着,等着她去救他。
傍晚时分,越野车终于到达了岗扎日冰川附近的营地。
这里是一片相对平坦的雪地,周围有几座废弃的帐篷,应该是以前的探险队留下的。
卓玛选了一个避风的地方,开始搭建帐篷。
林砚也上前帮忙,两人分工合作,很快就把帐篷搭好了。
帐篷搭好后,卓玛生起了火炉,帐篷里顿时暖和了许多。
她拿出压缩饼干和牛肉干,递给林砚:“晚上就吃这些吧,明天要早起,保存体力很重要。”
林砚接过食物,咬了一口压缩饼干,干涩的口感让她有些难以下咽。
她喝了一口热水,抬头看向帐篷外。
夜幕己经降临,昆仑山上的夜空格外清澈,无数星星像钻石一样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上,银河清晰可见。
远处的冰川在月光下泛着银白色的光芒,像一头沉睡的巨兽。
“卓玛,你看那是什么?”
林砚突然指着帐篷外的天空,惊讶地说道。
卓玛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道绿色的极光,像一条丝带一样在夜空中舞动,光芒越来越亮,甚至照亮了周围的雪地。
极光的形状不断变化,时而像展开的翅膀,时而像奔腾的河流,诡异而美丽。
“是极光,和我之前看到的一样。”
卓玛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以前只有在北极才能看到极光,可最近几年,昆仑山上经常出现这种绿色极光,而且每次出现,都会伴随着暴风雪或者冰裂。”
林砚拿出青铜罗盘,放在帐篷里的小桌子上。
罗盘中心的菱形指针突然开始疯狂转动,暗绿色的宝石发出耀眼的光芒,与天空中的极光遥相呼应。
过了一会儿,指针慢慢停下,稳稳地指向冰川深处的方向。
“这罗盘果然和极光有关。”
林砚喃喃自语,心中更加确定,“冰眼” 里一定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就在这时,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风声,又像是野兽的嘶吼,声音越来越近,让人不寒而栗。
卓玛立刻熄灭了火炉,压低声音说道:“别出声,可能是雪豹或者其他野兽。”
林砚屏住呼吸,紧紧握住手中的罗盘。
帐篷外的声音持续了几分钟,然后渐渐远去。
卓玛小心翼翼地掀开帐篷的一角,向外看了看,确定没有危险后,才松了口气:“应该是雪豹,它们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受到威胁。”
林砚松了口气,却再也没有了食欲。
她靠在帐篷的内壁上,看着手中的青铜罗盘,脑海中不断思考着父亲留下的线索。
“星象归位,冰眼开;饕餮守关,血脉启。”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青铜罗盘、玉佩、饕餮纹,这些东西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
卓玛铺好睡袋,对林砚说道。
林砚点了点头,躺在睡袋里,却怎么也睡不着。
帐篷外的风声呼啸着,像是在诉说着千年的秘密。
她知道,明天等待她的,将是更加艰险的旅程,而 “冰眼” 里的真相,或许就在不远处等着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