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墨推书 > > 鬼事莫名守夜人(初发初发)完结小说推荐_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鬼事莫名守夜人初发初发
悬疑惊悚连载
《鬼事莫名守夜人》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作者“初发先生”的原创精品作,初发初发主人公,精彩内容选节:故事主线围绕影子展开的悬疑惊悚,民国小说《鬼事莫名:守夜人》,由知名作家“初发先生”执笔,情节跌宕起伏,本站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9059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9 01:16:15。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鬼事莫名:守夜人
主角:初发 更新:2025-10-19 04:28:33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们小镇有个古老职业:守夜人。他们不入族谱,不立墓碑,世代单传。
只做三件事:敲更、熄灯、捡尸。去年老守夜人失踪前,在我手心写了三个字:“别点灯。
”今年整个镇子开始流行怪病,皮肤下浮现磷火般的绿斑。镇长请来萨满,
法坛上血酒突然沸腾,萨满尖叫:“你们镇子的影子是反的!”我低头,
发现自己的影子正缓缓举起一把不存在的刀。第一章:夜霾我们镇子叫永固镇,
名字起得响亮,却像一枚被遗忘在时间褶皱里的铜钱,锈迹斑斑,透着一股子霉味。
它蜷缩在两山夹峙的洼地里,终年雾气缭绕,阳光成了稀罕物。
镇上的建筑还保持着明清时的格局,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油光水滑,下雨天能照出人影,
只是那人影也带着一股湿冷的绿意。镇里有个传承了不知多少代的古老行当——守夜人。
他们不入族谱,不立墓碑,仿佛生来就注定要被主流世界遗忘。世代单传,父死子继,
或者师死徒承,做的也无非是三件事:敲更、熄灯、捡尸。敲更是提醒活人,夜深了,
该安分了;熄灯是规矩,子时一过,全镇不许有一星灯火,
据说是怕引来不好的东西;至于捡尸,捡的不是寻常死尸,
而是那些横死的、无名无主的、或是死状蹊跷的,由守夜人默默处理,不惊扰活人。
上一任守夜人是个姓陈的老头,干瘦,寡言,眼神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他和我家有点远亲,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据说差点夭折,是他用一碗符水救回来的,
自此便对我有些不同。去年腊月二十三,祭灶那晚,他毫无征兆地失踪了。失踪前,
他找到在镇口酒肆帮工的我,冰凉的、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攥住我的手腕,力气大得吓人。
他用食指,蘸着不知是酒水还是露水,在我摊开的掌心里,缓缓写了三个字:别点灯。
那触感冰凉黏腻,像蛇爬过。写完,他深深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有警告,有悲哀,
还有一丝……解脱?然后他便佝偻着背,消失在浓得化不开的夜雾里,再也没回来。
镇长派人找了两天,草草了事。大家都说,陈老头是被“夜游神”勾走了,
这是守夜人最终的归宿。镇子不能没有守夜人,可这晦气行当,谁肯接手?最后,不知怎的,
这担子就落在了我这个无亲无故、平时也没什么存在感的年轻人肩上。也许,
就因为我曾是陈老头另眼相看的人。于是,我,林守义,成了永固镇新一任的守夜人。
没有仪式,没有叮嘱,只有一串沉重的黄铜更钥,一盏糊着油污的羊皮灯笼,
和一句萦绕在心头、令人不安的遗言。第二章:绿斑守夜人的生活枯燥而阴郁。每晚子时前,
我提着灯笼,沿着镇里三条主街、七条巷陌走一遍,用沙哑的嗓子喊:“天干物燥,
小心火烛——亥时三更,关门闭户——”。其实永固镇潮湿得能拧出水来,
“小心火烛”纯属多余,但这套说辞传了十几代,改不得。敲完更,便是熄灯。
我必须确保全镇最后一点灯火在我手中熄灭。这活儿不讨喜,常惹来骂声,
尤其是那些赌钱喝酒正到兴头上的。最难的是捡尸。一年里总会碰上几回。
河漂子、吊死鬼、喝药自尽的……陈老头教过我一些法子,用浸过香灰的草席裹了,
撒上石灰,连夜背到镇外乱葬岗埋了,不能立碑,不能烧纸。每处理完一具,
回来都要用艾草煮水洗澡,祛除晦气。我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了一年,直到今年开春。
起先是从镇东头的张屠户家开始的。张屠户膀大腰圆,声如洪钟,一夜之间却病倒了。
身上起先只是些小红点,没多久就连成片,变成一种诡异的、磷火般的绿斑。
那绿斑在暗处会发出微光,像夏夜的鬼火,而且奇痒无比,张屠户把自己抓得浑身血肉模糊,
没几天就咽了气。怪病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铁匠铺的学徒、米铺的老板娘、私塾里摇头晃脑的老先生……一个接一个中招。
症状一模一样:发热,畏寒,皮肤下浮现绿斑,夜间莹莹发光,
最后在极度的痛苦和瘙痒中死去。郎中来了一拨又一拨,汤药灌了无数,毫无用处。
镇上一片愁云惨雾,白天也家家闭户,街上行人稀少,偶尔见面,
也都用惊恐的眼神互相打量,生怕对方身上已经浮现出那死亡的绿色印记。
恐慌像野草般滋生。人们窃窃私语,说是触怒了山神,或是镇子风水出了问题。
更有人偷偷议论,是因为老守夜人失踪,没了镇邪的人,才让这些脏东西跑了出来。
我听着这些议论,心里像压了块巨石。陈老头那句“别点灯”的警告,
像鬼火一样在我脑子里闪烁。这怪病,和熄灯的规矩,有没有关系?
第三章:萨满死人越来越多,乱葬岗都快埋不下了。镇长李富贵坐不住了,
他是个脑满肠肥的中年人,信佛信道也信洋菩萨,只要能保住他的地位和家产,
什么都肯试试。他派人从百里外的苗疆请来了一位据说法力高强的萨满。萨满到镇那天,
全镇的人都挤到镇口去看热闹。那萨满是个干瘪老头,穿着五彩斑斓的古怪服饰,
脸上涂满油彩,眼神锐利得像鹰。他带着两个同样打扮诡异的徒弟,
抬着沉重的法器等家伙什。法坛就设在镇中心的广场上,正对着那口据说通着阴河的古井。
天色擦黑,法坛周围点起了无数火把,映得人脸色阴晴不定。全镇能走动的人都来了,
黑压压一片,鸦雀无声,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萨满开始做法。
他摇着铜铃,挥舞着骨杖,嘴里念念有词,跳着一种狂野而古老的舞蹈。
两个徒弟在一旁敲鼓助威。气氛越来越诡异,
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浓郁的、说不清是香还是腥的味道。法事进行到高潮,
萨满端起一碗混了鸡血和朱砂的酒,准备泼向四方,以示驱邪。就在这时,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那碗血酒,在萨满手中突然剧烈地沸腾起来!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血红色的泡沫四处飞溅,像是被烧开了一样!可那碗明明是冷的!萨满脸色骤变,
干瘦的手抖得厉害,他猛地将碗摔在地上,瓷片四溅,血酒洒在地上,竟嗤嗤作响,
冒起一股白烟。他猛地抬起头,环视四周,那双鹰眼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他用一种近乎尖叫的、刺破夜空的嗓音吼道:“不对!不对!
你们镇子……你们镇子的影子是反的!”全场死寂。所有人都愣住了,
下意识地低头看自己的影子。火把光下,影子被拉得长长的,扭曲变形。我也低下头。脚下,
我的影子被火光投射在青石板上,轮廓清晰。但……但那影子的动作,却和我完全不同!
我明明站着没动,双手垂在身侧。可那个影子,它的一条手臂,
正以一种缓慢的、但坚定不移的姿势,缓缓举了起来!影子的手中,
握着一把模糊的、由更深沉的黑暗凝聚而成的、不存在的……长刀的形状!
第四章:影噬冷汗,瞬间湿透了我的后背,黏腻冰冷,如同毒蛇爬过。
萨满的尖叫还在空气中回荡,像一把钝刀子切割着每个人的神经。“影子是反的!
”这句话像瘟疫一样在死寂的人群中炸开。起初是茫然的骚动,人们互相张望,
检查自己和他人的影子,火把摇曳,影子也随之晃动,一时难以分辨。但很快,
惊恐的尖叫便接二连三地响起!“啊!我的影子!它在动!”“爹!
你的手……影子的手在掐你自己的脖子!”“滚开!别过来!
你的影子……你的影子在咬我的影子!”场面彻底失控了!我看到卖豆腐的王嫂,
她惊恐地看着地面,她的影子正死死捂住她本人影子的口鼻,而王嫂本人已经开始翻白眼,
双手徒劳地抓挠着自己的脖颈,仿佛有无形的手在扼杀她。我看到平时嚣张跋扈的赵家恶仆,
他的影子正用头疯狂撞击地面,而他本人则抱着脑袋发出凄厉的惨嚎,
额头上竟真的开始渗出血珠。最恐怖的是镇长李富贵,
他肥胖的影子像一团不断膨胀的黑色淤泥,正蠕动着、吞噬着旁边几个小厮的影子,
而被吞噬者本人则像被抽干了力气般瘫软下去,皮肤迅速失去光泽。影子,活了!
它们在攻击自己的主人,或者在互相攻击!这些二维的、光与影的造物,
此刻正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反噬着三维世界的本体!而我,
我的影子已经彻底举起了那把“影刀”,刀尖正对着我自己的影子头颅!
一股冰冷的、实质般的杀意,从地面那道黑影上弥漫开来,锁定了我!跑!
我脑子里只剩下这一个念头。我猛地转身,
撞开身边几个已经陷入癫狂或正在被自己影子折磨的人,
不顾一切地朝着镇子边缘、我那间孤零零的守夜人小屋冲去。身后是人间地狱般的景象。
声、诅咒声、还有影子扭曲蠕动发出的、令人牙酸的摩擦声那声音仿佛直接响在脑髓里,
混合成一首绝望的交响曲。火把被撞倒,引燃了附近的棚屋,火光冲天,却更添诡异,
因为那些火焰投射出的影子,更加张牙舞爪。我不敢回头,拼命奔跑。我能感觉到,
我脚下的那个影子,它举着“影刀”,始终跟随着我,刀尖微微调整着角度,
似乎随时会刺下来。更可怕的是,我眼角的余光瞥见,街道两旁窗户里、门缝中,
那些没有被火光直接照射到的、更浓重的黑暗里,似乎有无数双没有瞳孔的眼睛,
在静静地注视着这场屠杀。陈老头的话再次浮现:“别点灯……” 是因为光吗?
光产生了影子,而永固镇的影子,是活的,是反的!萨满的血酒沸腾,
是不是因为他试图用“光”法事、火把来驱邪,
反而惊醒了、或者说激怒了这些潜伏在影子里的东西?我冲回守夜人小屋,死死关上门,
用后背顶住。屋内一片漆黑,没有点灯。我剧烈地喘息着,心脏快要跳出胸腔。
我慢慢滑坐在地上,不敢去看地面,生怕在黑暗中看到更恐怖的景象。门外,
镇子的混乱和惨嚎还在继续,但渐渐变得稀疏,最终,只剩下火焰燃烧的噼啪声,
以及一种更深沉、更令人不安的……寂静。第五章:遗册我在门后不知坐了多久,
直到双腿麻木,门外的声响也彻底消失。死寂,绝对的死寂,连虫鸣都听不到。我颤抖着,
摸索着从怀里掏出火折子。犹豫了很久,我不敢点亮油灯,生怕一点微弱的光线,
都会再次唤醒什么。最终,
我只是借着从破旧窗纸透进来的一点点微弱的、似乎是远处火光的反射,勉强视物。
小屋简陋,一床一桌一椅,还有墙角一个上了锁的旧木箱。那是陈老头留下的唯一遗物。
以前我觉得是些不值钱的破烂,从未打开过。现在,或许里面有线索。
我找到一把锈蚀的柴刀,撬开了那把老旧的铜锁。箱子里有一股陈年的霉味和香灰味。
上面是一些叠放整齐的、打满补丁的旧衣服,下面则压着几本线装古书,书页泛黄脆弱。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一本,封面上用毛笔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守夜札记》。
我的心跳加快了。就着微弱的光线,我艰难地辨认着上面的字迹。
前面大部分内容都是历代守夜人记录的敲更、熄灯、捡尸的琐事,
以及一些处理横死尸体的禁忌法门,用语晦涩。直到翻到后面,陈老头自己的记录,
字迹变得潦草,透着一股焦虑。“……光绪三年,七月十五,夜霾浓重,井中异响,
似有物欲出。依祖训,加固井沿符印,投黑狗血三升,暂止。”“……民国十二年,
腊月廿二,镇西王婆暴毙,尸现绿斑,疑是‘影蛊’复发。急焚之,以灰烬混雄黄深埋。
恐非长久之计。”“影蛊”!札记里提到了绿斑怪病,称之为“影蛊”!我屏住呼吸,
继续往下看。“……近来夜巡,常觉影随形异,非止一人。恐‘影厌’已深,大劫将至。
祖训云:‘影反则妖兴,灯灭则魂定’。然镇人渐忘古训,子时后灯火屡禁不止,
尤以近年电灯传入为甚!光非自然之火,其影含煞,最易滋养邪秽!
”“……李富贵镇长为彰显政绩,欲通宵达旦铺设电灯线路,愚不可及!此乃取死之道!
吾多次劝阻无效,反遭斥责。奈何!奈何!”最后几页,字迹越发凌乱,
仿佛书写者在极度恐惧中:“……它们不喜欢光,尤其是‘假光’电灯。
它们藏在影子里,靠吸食生灵‘影息’为生。光越强,影越浓,
它们越活跃……‘影蛊’只是开始,
是影子试图取代本体的征兆……”“……子时乃阴阳交替,气场最乱,此时若有强光,
必为‘它们’开启通路……切记,切记,非自然之光,万不可在子时后点亮!否则,
‘影噬’降临,永固成鬼域!”“……吾大限将至,预感‘它们’已注意到吾。
后继者……若见此事,速离永固,永不回头!若……若无法离开,或欲挽此劫,
可往镇外乱葬岗,寻吾埋骨处,树下有……”字迹到这里戛然而止,最后一页被撕掉了,
断口粗糙。我浑身冰冷,终于明白了陈老头警告的含义。“别点灯”——别点在子时后点灯,
尤其是电灯!镇长引进的电灯,这种非自然的、稳定的强光,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