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墨墨推书 > > 钢铁雄心再起(陈烁陈远航)在哪看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钢铁雄心再起(陈烁陈远航)

钢铁雄心再起(陈烁陈远航)在哪看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钢铁雄心再起(陈烁陈远航)

不会沉的船 著

武侠修真完结

《钢铁雄心再起》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作者“不会沉的船”的原创精品作,陈烁陈远航主人公,精彩内容选节:重生1890年匹兹堡钢铁世家,现代工程师陈 烁携工业知识崛起美利坚。从改进贝塞麦转 炉技术开始,他缔造横跨钢铁、石油、铁路 的工业帝国。与洛克菲勒周旋原油战争,同 摩根角逐金融霸权,在芝加哥博览会点亮电 气时代。当世界大战阴云笼罩,他悄然布局 远东风云,普将工业火种播撒故土山河。

主角:陈烁,陈远航   更新:2025-10-19 17:21:4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清晨的阳光穿透匹兹堡的浓雾,远航钢铁厂的烟囱己经冒出滚滚白烟。

陈烁站在转炉车间的高台上,看着工人们按照他设计的图纸改造鼓风系统。

“少爷,这个阀门真的能提高风压?”

老约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指着新安装的调节装置问道。

“不仅提高风压,还能减少空气浪费。”

陈烁跳下高台,亲自调整阀门角度,“传统鼓风系统有30%的气流损耗,我们加装这个导流板,至少能节省15%的能耗。”

工人们围拢过来,半信半疑地看着这个突然变得专业的少爷。

陈烁不厌其烦地解释每个改进的原理,甚至亲手示范操作。

不到三天,整个工厂的氛围悄然改变——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跃跃欲试的期待。

第七天早晨,改造后的第一炉钢水即将出炉。

陈远航站在车间门口,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这炉钢水关乎工厂存亡,更关乎儿子的声誉。

“准备出钢!”

陈烁的声音在嘈杂的车间里格外清晰。

炽热的钢水从转炉中倾泻而出,金红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车间。

当钢水流入模具,冷却成铮亮的钢锭时,老约翰突然惊呼:“这……这成色比之前好太多了!”

陈烁拿起检测锤敲击钢锭,清脆的金属声回荡在车间里。

“磷含量降低了40%,韧性提高了。”

他转头对父亲露出笑容,“这只是开始。”

当晚,工厂账房内。

“老爷,这周的产量提高了12%,废品率从15%降到了7%!”

老会计激动地拨弄着算盘,“按这个趋势,下个月我们就能扭亏为盈!”

陈远航看着报表,手指微微发抖。

他抬头望向正在绘制新图纸的儿子,眼神复杂:“烁儿,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些?”

“书上看的,加上自己琢磨。”

陈烁头也不抬,铅笔在纸上快速勾勒着新型热风炉的结构,“爸,我们需要更大的改造。

现在的产能还远远不够。”

“可是资金……耶鲁校友会明天举行。”

陈烁终于放下铅笔,“我认识几位银行家的公子。”

——————匹兹堡格兰特酒店,水晶吊灯将大厅照得如同白昼。

陈烁穿着考究的黑色礼服走进会场,立刻感受到无数打量的目光。

在这个白人主导的上流社会,他这个华裔面孔显得格格不入。

“陈?

真是稀客!”

一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端着香槟走来,“听说你家的钢厂快倒闭了?”

周围响起几声轻笑。

陈烁记得这人——铁路公司老板的儿子汤姆森,原主的“酒肉朋友”之一。

“托你的福,我们刚接到宾夕法尼亚铁路的订单。”

陈烁从容地接过侍者递来的酒杯,“听说贵公司最近在找优质钢轨供应商?”

汤姆森笑容僵住:“你们能生产符合标准的钢轨?”

“不仅能生产,我们还研发了新型合金配方,寿命是普通钢轨的三倍。”

陈烁从内袋取出一份检测报告,“这是耶鲁材料实验室的测试数据。”

这份精心准备的报告立刻引起了几位实业家的注意。

不到半小时,陈烁身边就围满了打听消息的人。

“陈先生,您说的新型转炉技术,真的能降低这么多成本?”

一位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凑过来,名片上印着“匹兹堡第一银行副总裁”。

“汉默先生,如果您有兴趣,欢迎下周来我们工厂参观。”

陈烁微笑着递出改造前后的对比数据,“事实上,我们正在寻求五万美元的技术改造贷款。”

“五万?

这可是一大笔钱……年利率12%,以新型轧钢机的专利作为抵押。”

陈烁压低声音,“我可以保证,这笔投资在六个月内就能收回。”

当晚会结束时,陈烁的口袋里己经塞满了名片。

最令他意外的是,一位名叫沈雪的年轻女子主动找他攀谈——她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系罕见的女学生,父亲正是中央铁路公司的董事。

“陈先生,我对您说的热风炉改造很感兴趣。”

沈雪的眼睛在灯光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能详细说说预热原理吗?”

陈烁惊讶于她的专业素养,两人从热力学聊到钢铁市场,竟发现许多共同话题。

临别时,沈雪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父亲下周会去考察钢厂,这是个机会。”

——————一周后,远航钢铁厂迎来了建厂以来最重要的客人。

中央铁路公司董事沈志远带着工程师团队亲自到访,同行的还有匹兹堡第一银行的考察组。

陈烁穿着工装,亲自演示了改造后的生产线。

“沈先生请看,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双膛热风炉。”

陈烁指着新建的砖结构建筑,“它能将鼓风温度提高到600度,比传统设备节能40%。”

沈志远摸着胡子连连点头:“年轻人,这些创新都是你自己设计的?”

“借鉴了欧洲最新技术,加上一些本土化改进。”

陈烁谦虚地回答,同时悄悄观察沈雪——她正认真记录每个技术细节。

参观结束时,银行代表当场批准了三万美元的首期贷款。

更令人振奋的是,沈志远表示愿意预付两万五千美元,订购五百吨特种钢轨。

“陈先生,下个月我们有个铁路工程师交流会。”

临上马车前,沈雪突然回头,“希望您能来分享技术经验。”

望着远去的马车,陈烁握紧了手中的合同。

他知道,这仅仅是通往工业帝国的第一步。

当晚的庆功宴上,陈远航第一次喝得酩酊大醉。

他拍着儿子的肩膀,含混不清地说:“烁儿……你妈要是能看到今天……该多好……”陈烁默默扶住父亲。

在融合的记忆里,母亲是在三年前病逝的,当时工厂刚经历一场大火,家里变卖了所有首饰才渡过难关。

“爸,我们会建起匹兹堡最大的钢厂。”

陈烁轻声承诺,“用妈妈的名字命名。”

月光透过窗户,将父子俩的影子拉得很长。

远处传来蒸汽机车的汽笛声,如同新时代的号角。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