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墨墨推书 > > 叛逆之笔(林暖苏夜)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叛逆之笔)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

叛逆之笔(林暖苏夜)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叛逆之笔)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

南吕十八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编推荐小说《叛逆之笔》,主角林暖苏夜情绪饱满,该小说精彩片段非常火爆,一起看看这本小说吧:主要角色是苏夜,林暖的男生生活,逆袭,职场小说《叛逆之笔》,由网络红人“南吕十八”创作,故事精彩纷呈,本站纯净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6733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0 23:04:34。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叛逆之笔

主角:林暖,苏夜   更新:2025-10-21 00:14:0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叫李维,28岁,是一名图书编辑。

我的生活像极了那些经我手反复校对的书稿——每个标点都嵌在该在的位置,

每段情节都循着既定的逻辑铺陈,精确、稳定,却也乏味得能淡出鸟来。

我像是被命运设定了“避险模式”,总能莫名其妙绕开所有意外的岔路,踩着最稳妥的节拍,

走在一眼能望到头的人生轨道上。直到上周三的午后,在老城区那家积满灰尘的旧书店里,

我蹲在最暗的角落翻找绝版诗集时,指尖突然触到一本烫金精装书,

封面上刻着的三个字让我血液瞬间凝固:《李维传》。起初我只当是场拙劣的恶作剧,

随手翻开的旧书却像精准的人生脚本,

将我未来24小时的每一个细节都钉在了纸页上——包括下午3点17分,

那杯会猝不及防泼在我衬衫上的热咖啡。当分秒不差的现实印证了预言,

我在冷汗中继续往下翻,

与我纠缠的“反派”:性格如碎冰般尖锐、总能用最刻薄的言语戳中我软肋的女艺术家苏夜。

下午4点58分,我站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门口,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本旧书的边缘。玻璃门里暖黄的灯光漫出来,

和书里写的“5点整,苏夜坐在靠窗第三张桌,面前摆着一杯冷掉的美式”分毫不差。

深吸一口气推开门,果然看见她斜倚在椅背上,黑色皮衣搭在旁边的座位上,

露出里面洗得有些发白的灰色T恤,

袖口沾着一点没干透的钴蓝色颜料——这倒是书里没提的细节,像命运脚本上多出来的一笔,

让她少了些“反派”的尖锐,多了点真实的烟火气。她抬眼扫到我,没说话,

只是用指尖敲了敲对面的椅子。我走过去坐下,刚想开口说方案的事,

她却先把桌上的美式推过来:“喝这个,比你平时喝的甜腻拿铁清醒。”我愣了一下,

书里写的是“苏夜会开门见山指责方案漏洞”,没提咖啡。刚要拒绝,

就看见她眼底闪过一丝不耐烦,像怕被人看穿什么似的,立刻别开脸:“别多想,我点错了。

”就在这时,咖啡馆的门又被推开,林暖抱着一个保温袋站在门口,目光扫了一圈,

最终落在我身上,脚步顿了顿,还是走了过来。“李维,我猜你没吃晚饭,

”她把保温袋放在桌上,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温软,“这是我妈做的红烧肉,你尝尝?

”转头看见苏夜,她礼貌地笑了笑:“苏小姐也在啊。”苏夜没回应,

只是拿起桌上的画稿翻了翻——那是我早上打印出来的方案草稿。“你用的这个蓝色,

”她突然开口,指尖点在画稿上,“像被雨水泡过的旧抹布,一点张力都没有。

”我刚要反驳,她又继续说:“上周我去看了那个展,

你参考的艺术家根本不会用这种饱和度的颜色,你只是在应付甲方。

”这话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上周改方案时的敷衍和心虚被她一语道破。林暖见状,

轻声打圆场:“李维他最近很忙,可能没来得及仔细调整……”“忙不是敷衍的理由。

”苏夜打断她,目光却转向我,“你明明知道哪里不对,却不敢改,

就像你明知那本书写的是假的,却还是按上面的步骤走。”我猛地抬头看她,

她怎么知道旧书的事?书里从来没写过她知道这个秘密。苏夜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

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不是之前的嘲讽,而是带着点无奈:“昨天在图书馆,

我看见你对着一本旧书脸色发白,还把咖啡洒在了裤子上——比今天衬衫上的圆还大。

”原来她早就见过我狼狈的样子,原来书里的“反派”,从来不是要和我作对,

而是想叫醒那个被命运脚本困住的我。林暖看着我们,轻轻笑了笑,

把保温袋往我面前推了推:“红烧肉要凉了,你们先聊方案,我先回去了。”她走的时候,

回头看了我一眼,眼里没有书里写的“失落”,反而带着一丝了然,

像在说“你该自己做选择了”。咖啡馆里的音乐轻轻流淌,苏夜把画稿推给我,

拿起笔在上面画了几笔,原本沉闷的蓝色被她添上几笔亮黄色,瞬间变得鲜活起来。

“命运不是写在纸上的,”她抬头看我,眼底的碎冰好像融化了一点,“是你手里的笔,

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我看着画稿上的色彩,又看了看她袖口的钴蓝色颜料,突然觉得,

那本旧书或许只是个引子,而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苏夜笔下的亮黄色还带着未干的油墨光泽,在暖黄的灯光下像一小簇跳动的火焰,

把原本沉闷的蓝色衬得活泛起来。我盯着那抹颜色,突然想起上周改方案时,

其实也在草稿纸上涂过类似的配色,只是被甲方一句“太跳脱”否定后,

就立刻删掉了——原来我早就有过打破常规的念头,只是被“应该这样”的念头困住了。

“发什么呆?”她用笔杆敲了敲我的手背,语气还是带着点不耐烦,却没了之前的尖锐,

“要么现在改方案,要么我明天真把你咖啡渍的事贴公司公告栏。”说着,

她从包里掏出一个速写本,翻到空白页推给我,“画,你心里想的颜色,别管甲方怎么说。

”我犹豫了一下,拿起笔。笔尖刚触到纸页,就听见她低声说:“上次在美术馆,

我看见你站在那幅《破茧》面前看了半小时,嘴里还嘟囔着‘要是这里加一笔红就好了’。

”我猛地抬头,那是我上周偷偷去看的展,没告诉任何人,连书里都没写过这件事。

苏夜别过脸,耳根有点泛红,像是说漏了嘴似的,

拿起桌上的冷美式喝了一口:“我刚好也喜欢那个艺术家,不是特意跟着你。

”原来那些书里没写的瞬间,我们早已有过无数次不经意的交集。我笑了笑,

不再想旧书里的脚本,顺着心里的想法在画稿上添了几笔。红色的线条穿过蓝色和黄色,

像一道撕开沉闷的光,苏夜看了一眼,眼底闪过一丝赞许,却嘴硬道:“勉强能看,

比之前的抹布色强多了。”我们就着一杯冷掉的美式和半盒红烧肉,改方案改到了晚上8点。

咖啡馆里的人渐渐少了,老板贴心地把音乐调小了些。苏夜收拾画具的时候,手机响了,

她接起电话,语气瞬间软了下来:“妈,我知道了,明天一定回家吃饭……颜料没乱摆,

都收好了。”挂了电话,她看见我在笑,瞪了我一眼:“笑什么?

我妈以为我天天在外面打架,不盯着我不行。”我收起笑,

把保温袋里剩下的红烧肉倒进她的餐盒里:“带回去给阿姨尝尝,就说……是你同事做的。

”她愣了一下,接过餐盒,指尖碰到我的手时,又像触电似的缩了回去,

小声说了句“谢谢”。走出咖啡馆,晚风带着点凉意。苏夜往皮衣里缩了缩,

我刚想把外套脱给她,就看见她从包里掏出一件厚卫衣,

套在了皮衣外面——还是洗得发白的灰色,胸前印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小太阳,像是手绘的。

“我自己画的,”她见我盯着看,解释道,“之前衣服破了,补的时候顺手画的。

”我们并肩往地铁站走,路上没怎么说话,却不觉得尴尬。路过一个卖糖炒栗子的小摊,

她突然停下脚步,买了一小袋,递了一颗给我:“甜的,比你那破咖啡强。”我剥开栗子,

热气裹着甜味散开,突然觉得,

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不是书里写好的“3点17分泼咖啡”,

而是随机出现的糖炒栗子,是画稿上意外的亮色,是和一个“反派”并肩走在晚风里的踏实。

走到地铁站入口,她突然转身说:“明天早上9点,公司楼下便利店见,带好改完的方案,

我陪你去见甲方。”没等我回答,她就快步走进了地铁站,黑色的皮衣在人群里闪了一下,

像一只终于舒展翅膀的鸟。我站在原地,手里还攥着那颗没吃完的栗子。

口袋里的旧书硌了我一下,我掏出来翻了翻,后面的 pages 还是空白的。风一吹,

书页轻轻翻动,像是在催促我写下新的故事。我把书塞回口袋,

转身往家走——明天不用再盯着时钟等3点17分的咖啡,

不用再想谁是“官配”谁是“反派”,因为我知道,接下来的每一笔,都该由我自己来画。

第二天早上8点50分,我站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门口,手里攥着改好的方案,

怀里揣着那本旧书。玻璃门里的暖光漫出来,苏夜已经到了,正低头挑着三明治,

灰色卫衣外面套着黑色皮衣,手里还拿着两瓶热牛奶——一瓶原味,一瓶草莓味。

“磨磨蹭蹭的,”她看见我,把草莓味的牛奶塞过来,“昨天看你喝拿铁加两包糖,

估计喜欢甜的。”我接过牛奶,指尖碰到瓶身的温度,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刚要说话,

就看见林暖从地铁站出来,手里拿着两个饭团,远远地朝我们挥了挥手。“早啊,

”她走到我们身边,把一个饭团递给我,“知道你没吃早饭,便利店的三明治凉得快,

这个是热的。”转头看见苏夜手里的方案,笑着说:“改好了?看来昨晚聊得不错。

”苏夜没反驳,只是挑了挑眉,把三明治塞进我手里:“赶紧吃,别等下见甲方腿软。

”我们三个站在便利店门口,晨光把影子拉得很长。林暖的饭团冒着热气,

苏夜的牛奶还带着温度,我手里的方案上,那抹亮黄色在阳光下像一颗小太阳——这场景,

旧书里从来没写过,却比任何预言都更鲜活。见完甲方回来,办公室里一片欢呼。

甲方不仅认可了新方案,还特意夸了那抹亮黄色,说“有打破常规的勇气”。

苏夜坐在我对面的工位上,假装翻看画稿,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

林暖端着一杯热咖啡走过来,放在我桌上:“庆祝一下,这次没泼在衬衫上。

”我看着咖啡杯里冒着的热气,突然想起第一次看旧书时的恐慌——害怕每一步都被写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