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墨推书 > > 穿越女掌刑狱,生辰竟遇命运转折?(雨欣沈清辞)免费阅读_热门的小说穿越女掌刑狱,生辰竟遇命运转折?雨欣沈清辞
言情小说连载
《穿越女掌刑狱,生辰竟遇命运转折?》男女主角雨欣沈清辞,是小说写手不爱吃咸盐的雨欣所写。精彩内容:主角为沈清辞的古代,大女主小说《穿越女掌刑狱,生辰竟遇命运转折?》,由作家“不爱吃咸盐的雨欣”倾心创作,情节充满惊喜与悬念。本站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2984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3 14:25:30。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穿越女掌刑狱,生辰竟遇命运转折?
主角:雨欣,沈清辞 更新:2025-10-23 15:34:5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沈清辞是被殿外檐角的铜铃惊醒的。她睁开眼时,
雕花描金的拔步床顶还悬着半幅水色鲛绡帐,帐角缀着的南海珍珠随着穿堂风轻轻晃动,
折射出细碎的光晕落在锦被上。鼻尖萦绕着一股清甜的冷香,
不是她公寓里常用的白茶味香薰,
而是一种带着凉意的、像是某种花瓣碾碎后混合了雪水的味道。她动了动手指,
触到的锦被丝滑得不像话,
指尖甚至能清晰感受到绣在被面上的缠枝莲纹样凸起的线条——这不是她的被子,
她昨晚明明还在通宵赶完律师事务所的年度报告后,趴在堆满文件的书桌上睡着了,
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样古色古香的房间里?“小姐,您醒了?
”一个轻柔的女声在床帐外响起,紧接着,鲛绡帐被一双纤细的手轻轻撩开。
沈清辞抬眼望去,只见来人穿着一身浅绿色的襦裙,梳着双丫髻,发间簪着两颗小小的珍珠,
眉眼间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讨好。这装扮,分明是古装剧里才有的侍女模样,
可那布料的质感、绣在衣襟上的缠枝纹,还有侍女手腕上那只银镯子碰撞时发出的清脆声响,
都真实得不像梦。沈清辞的心脏猛地一缩,她下意识地想坐起身,
却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听使唤,不仅力气小得可怜,连动作都带着一种不属于她的娇软。
她低头看向自己的手,那是一双极其漂亮的手,手指纤细修长,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
透着淡淡的粉色,完全不是她那双因为常年敲键盘而指节分明、甚至有些薄茧的手。“小姐,
您怎么了?是不是昨晚受了凉?”侍女见她脸色发白,连忙上前一步,伸手想探她的额头,
语气里满是担忧,“太医说您前些天落水伤了风寒,得好好静养,可不能再着凉了。”落水?
风寒?太医?一连串陌生的词汇砸进沈清辞的脑海,她张了张嘴,
却发现自己发出的声音也变了——不再是她熟悉的、带着几分干练的女声,
而是一种软糯清甜的调子,像浸了蜜的温水。她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
自己可能不是在做梦,而是……穿越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
一股不属于她的记忆就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原主也叫沈清辞,
是大靖王朝当朝太傅沈敬之的嫡长女。沈太傅官拜从一品,不仅是先帝托孤的辅政大臣,
还是当今圣上的老师,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而原主的母亲柳氏,是江南望族柳家的嫡女,
不仅容貌倾城,还精通琴棋书画,深得沈太傅宠爱。沈清辞作为沈家唯一的嫡女,
自出生起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宫里的太后是她母亲的姨母,皇后是她的表姐,
连当今圣上都得喊她一声“清辞妹妹”。这样的家世背景,
让她成了整个京城人人艳羡的金枝玉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可就是这样一个尊贵无比的姑娘,却在三天前因为在后花园的湖边赏荷时,
不小心脚下一滑掉进了湖里。虽然很快被侍卫救了上来,但还是受了惊吓,又染了风寒,
一直高烧不退,昏迷了三天——直到现在,这具身体里的灵魂,
换成了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律师沈清辞。沈清辞闭了闭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作为一名常年处理各种复杂案件的律师,她最擅长的就是在混乱中寻找线索,
在绝境中找到突破口。穿越这种事虽然超出了她的认知,但事已至此,抱怨和恐慌都没有用,
当务之急是先适应这个新身份,弄清楚周围的环境,再想后续的打算。“我没事。
”沈清辞定了定神,尽量模仿着记忆中原主的语气,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只是刚醒,还有些懵。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回小姐,已经是巳时了。”侍女连忙回答,
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帮沈清辞整理好锦被,
“夫人一早就让小厨房炖了您最爱吃的冰糖燕窝,现在应该快好了,奴婢这就去看看?
”“嗯,去吧。”沈清辞点了点头,看着侍女转身离开的背影,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记忆里,
原主的母亲柳氏是个极其温柔慈爱的女人,对原主的宠爱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原主想要天上的月亮,柳氏都恨不得让人搭梯子去摘。而原主的父亲沈太傅,
虽然平日里不苟言笑,对朝政之事极为严肃,但在面对这个唯一的女儿时,
也总是会不自觉地放柔语气,连训斥都舍不得重话。还有原主的两个哥哥,
大哥沈清砚是禁军统领,二哥沈清墨是科举探花,如今在翰林院任职,
两人都把这个妹妹当成掌上明珠,谁要是敢欺负她,哪怕是皇子公主,
他们也敢直接找上门去理论。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宠爱,对于从小在孤儿院长大,
后来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考上名牌大学、进入顶尖律所的沈清辞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她的童年里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兄长的呵护,
有的只是无尽的孤独和为了生存而付出的努力。所以,当她接收到原主的记忆,
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宠爱时,心里竟然生出了一丝莫名的暖意,
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惶恐——她怕自己扮演不好这个“沈清辞”,
怕辜负了这份突如其来的亲情。没过多久,侍女就端着一个描金的白瓷碗回来了,
碗里盛着晶莹剔透的燕窝,上面还撒了一小把红色的枸杞,看起来就让人很有食欲。
沈清辞坐起身,侍女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扶着她,又拿了一个软垫垫在她的背后。“小姐,
小心烫。”侍女舀起一勺燕窝,放在嘴边轻轻吹了吹,才递到沈清辞的嘴边。
沈清辞看着侍女递过来的勺子,愣了一下。在现代,她早就习惯了凡事靠自己,
这样被人伺候着吃饭的场景,还是第一次经历。她有些不自在地微微侧身,
说道:“我自己来吧。”侍女愣了一下,
似乎没想到一向娇生惯养、连穿衣都要丫鬟帮忙的小姐会突然这么说,但还是很快反应过来,
把碗和勺子递给了沈清辞,笑着说道:“小姐如今病好了,倒是比以前更懂事了。
”沈清辞接过碗,低头舀了一勺燕窝送进嘴里。燕窝炖得极其软烂,入口即化,
带着淡淡的甜味,口感确实很好。她一边慢慢吃着,一边在心里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首先,
她需要尽快熟悉这个时代的礼仪和规矩,原主是太傅嫡女,身份尊贵,
言行举止都有严格的要求,若是她露出什么破绽,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其次,
她需要了解当前的朝政局势和京城的人际关系,原主的记忆虽然有一些相关的内容,
但大多是些女儿家的琐事,对于朝堂上的暗流涌动和各家势力的盘根错节,记载得并不详细。
最后,她还需要想办法确认一下,自己是否还有回去的可能,虽然她知道这个希望渺茫,
但只要有一丝可能,她就不想放弃。就在沈清辞胡思乱想的时候,殿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一个温柔的女声响起:“辞儿醒了吗?”沈清辞抬头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紫色襦裙的女子走了进来。女子约莫三十多岁的年纪,容貌秀丽,气质温婉,
眉眼间和记忆中的原主有几分相似,正是原主的母亲柳氏。柳氏的身后还跟着几个丫鬟,
手里都端着东西,有水果,有点心,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补品的东西。“娘。
”沈清辞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没察觉到的依赖。
柳氏看到沈清辞坐在床上,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快步走到床边,伸手握住沈清辞的手,
语气里满是心疼:“我的辞儿,可算醒了,你都昏迷三天了,娘这几天担心得饭都吃不下。
怎么样?现在感觉好些了吗?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柳氏的手很温暖,
掌心带着一丝细腻的凉意,握在手里让人觉得很安心。沈清辞看着柳氏眼中真切的担忧,
心里一暖,摇了摇头说道:“娘,我没事了,就是还有点没精神。让您担心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柳氏连忙点头,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摸了摸沈清辞的额头,
确认她没有再发烧,才松了口气,“太医说你这次是受了惊吓,又染了风寒,得好好养着,
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调皮了。以后想去湖边赏荷,一定要让丫鬟多带几个人跟着,知道吗?
”“嗯,我知道了,娘。”沈清辞乖乖地点头,心里却有些无奈。记忆里,
原主确实是个娇纵任性的小姑娘,因为从小被宠坏了,所以做事总是随心所欲,
不太考虑后果。这次落水,虽然说是意外,但也和她自己不小心有关。看来,
她以后要想扮演好这个“沈清辞”,还得收敛一下自己的性子,不能再像原主那样任性了。
柳氏又叮嘱了沈清辞几句,让她好好休息,不要胡思乱想,然后才带着丫鬟们离开了。
临走前,她还特意吩咐侍女要好好照顾沈清辞,有任何情况都要第一时间向她汇报。
柳氏走后,沈清辞又躺回了床上。她闭上眼睛,试图整理原主的记忆,
希望能从中找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原主的记忆大多是关于吃喝玩乐的,
比如哪家的点心最好吃,哪家的首饰最新颖,哪个皇子的生辰宴最热闹,
哪个公主的胭脂水粉最别致。不过,在这些琐碎的记忆中,
沈清辞也捕捉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当今的大靖王朝虽然表面上国泰民安,
但实际上暗流涌动。先帝去世得早,当今圣上登基时年纪还小,虽然现在已经亲政,
但朝中的权力依然掌握在几个辅政大臣手中,其中以沈太傅和丞相李斯年的势力最大,
两人明争暗斗多年,一直僵持不下。而皇子之间的争斗也很激烈,大皇子是皇后所生,
身份尊贵,背后有丞相李斯年的支持;二皇子母妃早逝,性格温和,不太参与朝政,
但却深得太后的喜爱;三皇子母妃是宠妃,背后有外戚势力的支持,野心勃勃,
一直想争夺太子之位。再比如,原主虽然娇纵任性,但却心地善良,没有什么坏心眼。
她和皇后所生的昭阳公主关系最好,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形影不离;和二皇子的关系也不错,
二皇子性格温和,总是会包容她的小脾气;但和三皇子的关系却很不好,
因为三皇子曾经当众嘲笑过她的侍女,原主气不过,就和三皇子吵了起来,
还动手打了他一巴掌,从那以后,两人就成了死对头。沈清辞梳理着这些信息,
心里渐渐有了底。看来,她所处的这个时代,并不是一个太平盛世,
朝堂上的权力斗争、皇子间的储位之争,都可能会波及到沈家。而她作为沈家的嫡长女,
身份尊贵,自然也会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她必须尽快适应这个环境,提高自己的能力,
才能在这个复杂的时代里生存下去,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沈家的人。接下来的几天,
沈清辞都在房间里静养。她一边调理身体,一边努力学习这个时代的礼仪和规矩。
侍女很有耐心,一点点地教她如何行礼,如何说话,如何用餐,如何穿着打扮。
沈清辞学得很认真,她知道,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往往是最容易暴露身份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沈清辞也渐渐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温暖。沈太傅每天下朝后,
都会特意来她的院子里坐一会儿,虽然话不多,但总是会问她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有没有按时吃药,有没有好好吃饭。柳氏更是每天都来看她好几次,
给她带来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还会陪她聊聊天,给她讲一些京城的趣闻。
大哥沈清砚和二哥沈清墨也经常来看她,大哥会给她讲一些军营里的趣事,
二哥则会给她讲一些诗词歌赋,还会教她写毛笔字。沈清辞渐渐发现,
自己好像越来越喜欢这个家了。在这里,她不用再像在现代那样,凡事都要靠自己,
不用再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累,不用再面对职场上的尔虞我诈。在这里,她有疼爱她的父母,
有保护她的兄长,有温暖的家。这种感觉,是她在现代从未有过的。不过,
沈清辞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她知道,这种平静和温暖可能只是暂时的,
朝堂上的争斗随时都可能会打破这份平静。而且,她总觉得原主的落水,
可能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意外。记忆里,原主虽然调皮,但也不至于笨到会自己掉进湖里。
而且,当时湖边明明有好几个侍卫和丫鬟,为什么原主落水后,
侍卫们却过了好一会儿才赶过来救人?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这个念头在沈清辞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她决定等自己的身体完全恢复后,
好好调查一下这件事。她不能容忍有人在暗中算计自己,更不能容忍有人伤害沈家的人。
半个月后,沈清辞的身体终于完全恢复了。这天早上,她刚起床,就听到侍女说,
昭阳公主派人来送帖子,邀请她后天去公主府参加赏花宴。昭阳公主是皇后的女儿,
也是原主最好的朋友。记忆里,昭阳公主性格活泼开朗,和原主很合得来,
两人经常一起出去玩,一起参加各种宴会。沈清辞看着手里的帖子,心里犹豫了一下。
她知道,这是她穿越过来后第一次参加外面的宴会,
也是她第一次正式在京城的权贵圈子里亮相。这次宴会,
既是一个了解京城人际关系的好机会,也是一个暴露自己身份的风险点。不过,
沈清辞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她不能一直躲在沈家的保护圈里,她必须走出去,了解这个时代,
适应这个时代。而且,她也想借着这次宴会,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关于原主落水的线索。
“回复公主,就说我后天一定准时赴约。”沈清辞对侍女说道。侍女点了点头,
转身去回复昭阳公主的人了。沈清辞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嘴角微微上扬。她知道,
一场新的挑战,即将开始。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律师沈清辞,
还是作为大靖王朝太傅嫡女沈清辞,她都有信心应对接下来的一切。后天很快就到了。
这天早上,柳氏特意让人给沈清辞准备了一身漂亮的衣服。那是一件粉色的襦裙,
上面绣着精致的海棠花图案,裙摆处还缀着一圈白色的珍珠,走起路来轻轻晃动,非常好看。
柳氏还亲自给沈清辞梳妆打扮,给她梳了一个飞天髻,发间簪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
耳垂上戴着一对东珠耳环,手腕上戴着一对白玉镯子。沈清辞坐在梳妆镜前,
看着镜中那个容貌秀丽、气质温婉的少女,心里不禁有些感慨。这就是她现在的样子,
一个真正的金枝玉叶。她深吸一口气,在心里对自己说:“沈清辞,从今天起,
你就是大靖王朝的太傅嫡女,你一定要好好扮演好这个角色,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这个家。
”梳妆完毕后,沈清辞在侍女的陪同下,坐上了沈家的马车,前往公主府。
马车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沈清辞掀开马车的窗帘,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景象。
京城的街道很宽敞,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有卖点心的,有卖首饰的,有卖丝绸的,
还有卖书籍的。街上的行人很多,有穿着粗布衣服的老百姓,有穿着锦缎衣服的达官贵人,
还有骑着高头大马的士兵。整个京城看起来热闹非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沈清辞看着这陌生而又真实的景象,心里渐渐安定下来。她知道,
她已经真正地融入了这个时代,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部分。马车很快就到了公主府门口。
公主府的大门宏伟壮观,门口站着两队侍卫,穿着整齐的盔甲,看起来威严凛凛。
沈清辞下了马车,在侍女的陪同下,跟着公主府的丫鬟走进了府里。公主府的庭院很大,
布置得非常精致。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牡丹、芍药、玫瑰、海棠,
还有一些沈清辞叫不上名字的奇花异草。此时正是花开的季节,各种花朵竞相绽放,
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沈清辞跟着丫鬟穿过几个庭院,
来到了一个很大的花园里。花园里已经来了很多人,大多是京城权贵家的小姐和夫人。
她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漂亮衣服,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一边赏着花,一边说着话,
气氛非常热闹。“清辞妹妹!”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沈清辞抬头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鹅黄色襦裙的少女快步向她走来。少女容貌娇美,笑容灿烂,正是昭阳公主。
“昭阳姐姐。”沈清辞连忙迎上去,按照记忆中的礼仪,向昭阳公主行了一个礼。
昭阳公主一把拉住沈清辞的手,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笑着说道:“清辞妹妹,你可算来了!
我都等你好半天了。你这次落水可把我担心坏了,现在身体都好了吗?”“劳姐姐挂心,
我已经没事了。”沈清辞笑着回答,语气自然,没有露出半分破绽。
昭阳公主拉着她的手往花园深处走,指尖带着温热的触感,语气里满是亲昵:“没事就好,
前几日我想去看你,母后说你需要静养,不让我去打扰。你不知道,
我这几天在宫里都快憋坏了。”沈清辞顺着她的话接道:“让姐姐担心了,以后我会小心些,
不让自己再出事。”说话间,两人已走到一处开满牡丹的花亭下,
亭子里早已坐了几位衣着华贵的小姐,见她们过来,纷纷起身见礼。
昭阳公主笑着摆手:“都是自家姐妹,不用多礼。”又转头向沈清辞介绍,
“这是吏部尚书家的林小姐,这是礼部侍郎家的苏小姐,还有镇国公府的李小姐,
你们以前也见过的。”沈清辞依着记忆里的礼数,一一颔首问好。林小姐性子爽朗,
率先开口:“沈小姐大病初愈,瞧着气色倒是比以前还好些,莫不是这场病养出了几分娇柔?
”苏小姐则温和些,递过一盏刚沏好的雨前龙井:“沈小姐尝尝,
这是我家大人前几日从江南带来的新茶,据说在京城都没几人能喝到。”沈清辞接过茶盏,
指尖触到温润的白瓷,轻声道谢:“多谢苏小姐,劳烦你费心了。”她浅啜一口,茶香清冽,
回甘悠长,确实是难得的好茶。几人正说着话,忽然有丫鬟来报,说三皇子殿下也来了。
亭子里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昭阳公主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林小姐更是直接皱了皱眉。
沈清辞心里了然,原主和三皇子的过节在京城贵女圈里不算秘密,如今三皇子突然出现,
怕是没那么简单。果然,没过片刻,一个身着月白色锦袍的少年就缓步走来,身姿挺拔,
眉眼间带着几分桀骜。他身后跟着几个侍卫,气场十足,路过的小姐们都纷纷低头避让。
三皇子走到花亭前,目光直接落在沈清辞身上,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沈大小姐,
听闻你前些天落水了,本皇子还以为你要在床上躺个一年半载,
没想到这么快就出来参加宴会了,倒是比本皇子想象中硬朗些。
”这话里的嘲讽之意再明显不过,换做以前的原主,怕是早就跳起来反驳了。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