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墙上的镜子。
那面穿衣镜蒙着灰,边框有些锈迹,玻璃也不平整。
原主留下的东西不多,这镜子是唯一能照见全脸的物件。
我坐在床沿,离它不远,手指无意识地搭在左手腕上。
血玉镯还在发烫。
刚才陈医生走后,这种热度就没停过。
它平时只是温的,只有在气运波动时才会变热。
可现在不是因为别人——屋里只有我。
我慢慢抬头,看向镜子里的脸。
眉眼是熟悉的,轮廓也相似,可就是觉得不对。
这张脸太年轻了,皮肤比前世细腻,左眼尾那颗朱砂痣位置没变,但整个人的气息完全不同。
原主宁璇是怯的,眼神躲闪,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而我现在看自己,目光很稳。
我伸手摸了摸脸颊。
指尖冰凉,皮肤却是热的。
镜中的影像忽然晃了一下,像是水波荡开。
我收回手,盯着镜子。
没有风,窗户关着,屋里也没有震动。
可镜面又抖了一次,这次更明显。
一道红光从我手腕升起。
我低头看去,血玉镯的隐纹正在发亮,颜色由淡转深,像被点燃的血丝。
它缠在脉门处,微微跳动,和我的心跳同步。
再抬头时,镜中己不是这间屋子。
墙面变成雕花木板,地上铺着暗红地毯,角落立着铜鹤灯架,烛火摇曳。
那是东宫的偏殿,我记得这地方。
我曾在这里等太子回宫,一等就是整夜。
镜中画面缓缓移动,扫过房间一角。
梳妆台还在,上面摆着金丝匣子,旁边是一支白玉簪。
那是我的东西。
心跳加快。
我没有动,也不敢眨眼。
这不像幻觉,太清晰了。
血玉镯还在跳,热度传到手臂,有点麻。
画面继续推进,停在一面古镜前。
那镜子比我眼前的要大,镜框刻着凤纹,边缘有裂痕。
镜中映出一个女人背影,穿石榴红襦裙,长发垂肩。
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张了开口,声音卡在喉咙里。
下一秒,那女人缓缓转头。
她半张脸是正常的,另一侧却泛青,眼眶凹陷,嘴唇发紫。
但她看见我了。
她对着镜外的我,抬起了手。
我猛地后退。
椅子倒地的声音惊醒了我。
我发现自己己经站了起来,背靠着墙,冷汗顺着额角滑下。
再看镜子,一切恢复正常。
破旧墙面,斑驳玻璃,映出我苍白的脸。
血玉镯的光消失了。
我喘了几口气,慢慢走回去,重新坐下。
刚才那一幕不是错觉。
那个女人……她认得我。
我抬起左手,用右手覆住脉门。
隐纹还在,热度退了一些,但依然存在。
它刚才不是被动反应,是主动显现画面。
为什么?
是因为我在看镜子吗?
还是因为……那个女人想让我看见?
我盯着镜面,试着再靠近一点。
什么也没发生。
镯子安静下来,像刚才什么都没出现过。
我伸手碰了碰镜面。
玻璃冰凉,灰尘沾在指尖。
我擦了一下,留下一道痕迹。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不是陈医生那种沉稳的步伐,而是轻的、慢的,像是有人在试探着靠近。
脚步声停在门口,没有敲门,也没有说话。
我立刻放下手,把左手藏到身后。
门被推开了一条缝。
一个女人走了进来。
她穿着深灰色对襟衫,下身是黑色长裙,头发挽成简单的髻,脸上没什么表情。
她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杯水和几片药。
“你醒了?”
她问。
我没回答。
她走进来,把托盘放在桌上。
动作很轻,没发出太大声响。
她看起来西十岁上下,眼角有细纹,眼神却不显老,反而有种说不清的锐利。
“我是阿蘅。”
她说,“以后会有人送饭过来,但今天刚出事,没人管你。
这些药是你昨天该吃的,我顺手带来了。”
阿蘅。
这个名字让我心头一震。
我看着她,没接话。
她似乎也不需要我回应,自顾自地说:“你脸色还是差,别硬撑。
这房子漏雨,夜里冷,要是病倒了,没人救第二次。”
她说完,转身要走。
我开口了:“你怎么知道我昨天的事?”
她停下,回头看了我一眼。
“整个楼都知道。”
她说,“房东报的警,警察来查过。
说是意外,但也有人说你是自杀。”
我没否认。
她又看了我一眼,目光落在我手上。
我意识到自己还捂着左手腕,立刻松开。
她没多问,只说了一句:“镜子脏了,擦不干净就别擦了。”
然后她走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我坐在原地,没动。
阿蘅……这个名字不该出现在这里。
她是我的侍女,前世死在东宫,被太子斩首示众。
她的魂被困在铜镜里三百年,首到今世才因血玉镯的气息苏醒。
可眼前这个人,是活人。
她怎么会有这个名字?
我又看向镜子。
镜面安静地映着房间,什么异常都没有。
但我知道,刚才那一幕是真的。
血玉镯不会无故发光,那间东宫偏殿,那个穿石榴红襦裙的女人,都是存在的。
她们和我有关。
我慢慢抬起左手,再次看向脉门。
隐纹静止着,颜色很淡,几乎看不见。
它刚才到底想告诉我什么?
我盯着镜子,试图找出更多线索。
突然,镜中我的倒影眨了一下眼。
而我自己,没有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