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墨墨推书!手机版

墨墨推书 > > 周鹤鸣沈砚之青囊济世录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周鹤鸣沈砚之完整版阅读

周鹤鸣沈砚之青囊济世录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周鹤鸣沈砚之完整版阅读

朝歌的罗天帝 著

其它小说完结

其他小说《青囊济世录》,讲述主角周鹤鸣沈砚之的甜蜜故事,作者“朝歌的罗天帝”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青囊济世录》讲述了孤儿沈砚之在青石镇“回春堂”跟随老中医周鹤鸣学中医的故事。 自幼被周鹤鸣所救的沈砚之,十年间浸淫在药香里,从辨识百草、炮制药材学起,逐渐打下扎实的中医底子。当师父决定传授他诊脉精髓时,他才真正踏入中医世界的核心——不仅要懂药的性味,更要悟人的气血。 从应对小镇邻里的风寒咳嗽,到处理突如其来的时疫,沈砚之在一次次辨证施治中成长。他见过药材背后的人心,也悟过医理中的世道:有时一味药能解急症,有时一句宽慰更胜良方。师父的言传身教、患者的悲欢离合,让他明白“医者”二字不仅是技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担当。 这是一段在药香中铺就的成长之路,也是一曲关于传承与仁心的平凡赞歌,记录着一个少年如何以青囊为舟,在济世救人的长河里慢慢行远。

主角:周鹤鸣,沈砚之   更新:2025-11-08 21:05:2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雨后的青石镇像是被洗过一般,连空气里的药香都透着清爽。

沈砚之正蹲在药房后园,给新栽的薄荷浇水。

翠绿的叶片上滚着水珠,一碰就晃悠悠地落,带着股醒神的凉意。

“砚之,进来。”

周鹤鸣的声音从堂屋传来,带着几分异样的沉。

沈砚之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放下水壶擦了擦手。

进了堂屋,只见八仙桌旁坐着个穿绸衫的中年男人,面色红润,却眉头紧锁,一只手捂着心口,时不时“哎哟”一声,像是疼得厉害。

“这是镇上绸缎庄的刘掌柜,”周鹤鸣指了指男人,“他说心口疼得厉害,你先给看看脉。”

沈砚之依言上前,刚要伸手,刘掌柜却猛地缩回手,斜了他一眼:“周先生,这毛头小子能行吗?

我这可是心口疼,要是诊错了……刘掌柜放心,”周鹤鸣淡淡道,“他看不准,不是还有我吗?

让他试试,也能让他长长记性。”

刘掌柜这才不情不愿地把手腕放在脉枕上,眼皮耷拉着,一脸不耐烦。

沈砚之定了定神,手指轻按上去。

指下的脉跳得又快又乱,像揣了只扑腾的麻雀,力道却虚浮得很,按重了反而没了力气。

他想起《脉经》里说的“促脉”——“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可这脉虽快,却没停啊。

再看刘掌柜的脸色,红得有些不自然,倒像是……憋出来的?

沈砚之心里打了个转,又仔细看了看刘掌柜的舌苔——舌质偏淡,苔薄白,哪有半分热症的样子?

他犹豫了一下,收回手:“刘掌柜,您这脉……像是‘虚数脉’,但看您气色,倒不像急症。”

“什么虚不虚的!”

刘掌柜猛地拍了下桌子,“我疼得快喘不上气了,你还说不是急症?

周先生,您瞧瞧,这就是您教出来的徒弟?”

周鹤鸣没接话,只对沈砚之说:“你再想想,他刚才进门时,脚步沉不沉?”

沈砚之愣了愣,回想起来——刘掌柜刚才跨过门槛时,脚步虽急,却稳稳当当,哪像个心口疼得厉害的人?

他心里忽然亮堂了,再看刘掌柜紧捂心口的手,指节都没发白,哪有半分用力的样子?

“师父,”沈砚之忽然开口,“我刚才没仔细看。

刘掌柜这脉,跳得虽快,却浮而无根,倒像是……心里有事,气躁得慌。”

刘掌柜的脸“唰”地红了,眼神躲闪了一下。

周鹤鸣这才端起茶杯喝了口,慢悠悠道:“刘掌柜,前几日我去你铺子扯布,见你家公子正跟人赌钱,输了不少吧?”

刘掌柜“啊”了一声,嘴巴张了张,半天说不出话。

过了会儿,他才耷拉下脑袋,叹气道:“周先生您都知道了……我这不是被那混小子气的吗?

又急又恼,心口就真疼起来了,想着来您这儿拿点药,也顺便……遮遮脸。”

“心病还需心药医,”周鹤鸣提笔写了个方子,“这药你拿着,疏肝理气的,喝两剂就好。

但要说治病,还得管管你家公子才是。”

刘掌柜接过方子,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付了药钱,灰溜溜地走了。

等他走远了,沈砚之才挠着头笑:“师父,我刚才差点被他骗了。”

“脉理不只是看脉,”周鹤鸣收拾着脉枕,“病人的神色、步态、说话的语气,都是症。

就像你辨药,不光闻气味,还得看颜色、摸质地,缺一不可。”

他顿了顿,又道,“医者,既要懂脉,更要懂人。

人心复杂,有时比脉象还难辨呢。”

沈砚之点点头,心里沉甸甸的。

他想起刚才刘掌柜那虚浮的脉,想起自己差点被表象糊弄,忽然明白——诊脉不只是摸血管的跳动,更是在探人心的虚实。

傍晚关了铺子,沈砚之坐在门槛上,看着夕阳把药草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手里捏着那本《脉经》,忽然觉得书页上的字都活了过来,不再是干巴巴的句子,而是藏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桩桩烟火气的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