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寒的步伐迅捷而稳定,白色道袍的下摆在微凉的晚风中划出利落的弧线,如同山巅不化的雪线。
沈竹咬紧牙关,忍着筋骨深处因化形未久又遭雷劫留下的酸痛,努力跟上。
每一步都牵扯着不适,但他面上不显,只是微蹙的眉头泄露了一丝忍耐。
绕过恢弘古朴的玉衡主殿,踏入殿后小径。
古木参天,滤下的夕照碎金般洒在湿润的青石板上,空气中草木与泥土的气息浓郁,让沈竹体内竹妖的本源感到一丝熨帖。
小径尽头,地势略升,一片倚着峭壁开辟的平台豁然眼前。
平台边缘巨岩嶙峋,中央,一座建筑静静矗立。
与其说是居所,不如说是一座放大的竹亭。
主体由泛着温润光泽的墨玉竹构筑,竹节分明,透出天然的韧劲与生机。
屋顶覆盖着厚厚的、晒干的碧色竹叶,散发着阳光与植物的干燥清香。
竹篾编织的墙壁留有缝隙,光线与微风可自由穿行。
极致的简洁,却与周遭的山石、云雾浑然天成,透着野趣与清寂。
竹亭前,一小片新翻的黑土地,稀稀拉拉长着几株蔫头耷脑、叶片窄小的野草,一副随时会咽气的模样。
谢清寒在竹亭前驻足,转身。
夕阳的金辉勾勒着他冷峻的侧脸轮廓,也落在那纤尘不染的白袍上,如同镀上一层不真实的光晕。
他垂眸看向沈竹,目光平静无波,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此间,归你。”
视线扫过那几根可怜的小草,“屋前空地,自行打理。”
言简意赅,无半分赘言。
沈竹看着眼前这座在晚风中显得有些单薄、甚至透出几分简陋的竹亭,再看看那片光秃秃的“责任田”,初入仙门的兴奋感瞬间冷却了大半。
这……就是内门弟子的待遇?
与想象中的琼楼玉宇相差甚远,还得***农夫?
一丝落差感涌上心头,但他很快压下。
上辈子摸爬滚打,什么环境没待过?
他面上不显异色,只是那双清澈的眸子在竹亭与谢清寒之间转了个来回,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点无辜的为难。
“大师兄,” 他开口,声音清朗,“这住处……很有自然之趣。
只是……”他指了指那片空地,笑容里带着点自嘲的坦率,“师弟我两世为人,还真没摸过锄头。
这自行打理,怕是得闹出不少笑话,糟蹋了灵地。”
他一边说,一边极其自然地、仿佛不经意地向前一步,距离谢清寒更近了些。
一股极其淡雅、如同雨后新竹般的清新气息随之飘散,那是他竹妖本源的气息。
没有刻意拉扯衣袖,只是这气息和话语中透露的坦诚,无形中拉近了距离。
谢清寒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那扑面而来的清新竹息,纯净而充满生机,与他惯常接触的冰冷剑意截然不同。
他垂眸,目光落在沈竹那张年轻俊朗、此刻带着点无奈笑意的脸上,又扫过他指向空地的手指——骨节分明,指甲修剪整齐,沾着点赶路的风尘。
一股冷冽的、带着警告意味的气息无声弥漫,空气温度仿佛骤降。
谢清寒生性厌污喜洁。
沈竹敏锐地捕捉到这股寒意,立刻不着痕迹地后退了小半步,拉开了那点过于亲近的距离,脸上的笑容却未减分毫,眼神依旧清澈坦然,仿佛刚才的靠近只是无心之举。
谢清寒移开目光,仿佛那点气息干扰不值一提。
他抬手指向竹亭紧闭的、同样由竹篾编织的门扉。
“门有禁制。”
声音依旧冷冽,“触之,默念己名,可启。
明日卯时初刻,玉衡殿前,引气入体。”
交代完毕,他不再多言,白袍翻飞,转身踏上归途,身影迅速没入古木阴影,留下沈竹独自面对空旷寂静的平台。
晚风呜咽着穿过竹林缝隙。
暮色西合,竹亭在昏暗光线下更显孤伶。
沈竹望着大师兄消失的方向,又看看竹亭和那片荒地,眼中并无委屈,只有快速闪过的思索。
既来之,则安之。
这地方……倒也别致,至少符合竹妖身份。
至于种地?
车到山前必有路。
他唇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走到门前,伸手按上粗糙的竹篾门扉,微凉。
“沈竹。”
声音清晰平稳。
指尖触及处,淡青色微光一闪,几个古朴符文隐现又逝。
“咔哒”轻响,竹门无声滑开一道缝隙。
浓郁的竹木清香混合着淡淡尘味扑面而来。
沈竹推门而入。
内部比外观更显狭小:竹片矮榻铺着草席,竹制方桌,墙角一个灰扑扑的蒲团,地面是夯实的泥土。
唯一光源是屋顶悬挂的一颗散发柔和白光的“月亮石”。
“尚可。”
沈竹自语,反手关门,禁制光晕再现。
他走到矮榻边坐下,竹片发出轻微的“吱呀”。
脱掉沾满泥泞的破旧布鞋,露出白皙却脚底通红的双足。
疲惫如潮水涌来,筋骨酸痛叫嚣。
他仰面躺倒在硬邦邦的草席上,望着头顶柔和的“月光”,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这一日,信息量巨大:穿越成竹、雷劫化形、偶遇仙尊、踏入云渺、面见六位风格迥异的师兄师姐……他快速消化着这一切,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每个人的性格和可能的相处之道。
“云渺宗……沈竹……”他在心底默念,一种奇异的归属感与对未来的审慎期待悄然滋生。
腹中饥饿感袭来,让他格外想念叶知秋那清甜的点心。
“明日……” 他闭上眼,在竹木清香与柔和光晕中,意识沉入深眠,身体本能地汲取着这片山野间充沛的草木灵气,缓慢修复着损伤。
梦里,是连绵的翠竹摇曳,沙沙作响。
---黎明前的寒气最是刺骨。
沈竹是被体内竹妖本源对低温的本能不适唤醒的。
硬榻薄席难以抵御山间寒露,新生的妖躯未经锤炼,对温度变化尤为敏感。
他蜷了蜷身体,裹紧单薄的青布衣,效果甚微。
寒气如细针,透过衣料刺入骨髓。
饥饿感也汹涌袭来,胃里火烧火燎。
筋骨深处的酸痛在寒冷饥饿的双重***下,更加鲜明。
麻烦。
沈竹皱眉,他坐起身,目光沉静地环顾昏暗的竹亭。
就在这时——“沙……沙……”一阵极其轻微却异常清晰的锐响,穿透竹篾墙壁缝隙传来。
规律,凝练,带着一种撕裂空气的独特韵律。
有人在练剑!
是谢清寒。
沈竹眼神一凝,迅速起身,无声无息地靠近门边,透过竹篾缝隙向外窥去。
灰蒙蒙的晨光中,谢清寒的身影挺拔如孤峰雪松。
依旧是纤尘不染的白袍,墨玉簪束发。
他手中握着一柄古朴长剑,剑身沉凝墨黑,黯淡无光,仿佛能吞噬光线。
剑柄缠绕陈旧黑布条。
没有花哨招式,只有最基础的剑式:刺、劈、撩、挂、点、崩、截、抹。
每一个动作都凝练到极致,每一次挥剑都带着千锤百炼的沉重力道。
墨色剑锋划过空气,发出令人心头发紧的“沙沙”锐响,仿佛空间都被其纯粹的力量与速度割裂。
他神情专注如鹰隼,目光锁死剑尖所指的虚空,汗水沿冷硬的下颌线滑落,滴在冰冷石地上。
人剑合一,化为出鞘的绝世凶器,清冷孤绝的剑意隔着竹墙都让沈竹感到刺骨寒意与窒息般的压力。
返璞归真,剑意凝练至此……沈竹心中凛然,这才是真正的修仙者!
他看得专注,大脑高速运转,试图解析那看似简单却蕴含恐怖力量的剑式轨迹,甚至忽略了身体的不适。
然而,谢清寒的神识何其强大?
那点窥视如同暗夜烛火。
墨剑一个干净利落的手势。
谢清寒并未回头,冰冷的声音却精准穿透竹墙:“窥伺,非礼。”
声音不高,却蕴含无形威压,瞬间将沈竹从专注状态惊醒。
他猛地缩回目光,心脏微促。
被发现了。
脸上并无羞臊,只有一丝被点破的尴尬和警醒。
他立刻后退几步,不再窥探。
竹亭外,“沙沙”声停顿片刻。
脚步声响起,不疾不徐,走向竹亭。
沈竹迅速整理好表情,站定。
“咔哒。”
禁制解开,竹门推开缝隙。
谢清寒的身影背着熹微天光,投下长长的影子。
他垂眸看着沈竹,那双冰封的眼底深处,似乎有极细微的波动一闪而逝。
“手。”
声音依旧无波。
沈竹坦然伸出沾了些尘土的手,放入谢清寒冰凉的掌心。
后者微一用力,将他拉起,动作干脆利落。
“随我来。”
松开手,转身便走。
沈竹默默跟上,谢清寒的步伐明显放缓。
两人重回玉衡殿前广场。
此刻天光初透,云海翻涌,瑰丽霞光渲染天际。
广场空旷,晨风清冽。
谢清寒于广场中央站定,指向脚下光洁的青石地面。
“盘膝,坐。”
沈竹依言坐下,石面冰凉刺骨,他眉头微蹙,但腰背瞬间挺得笔首。
谢清寒立于他身前,白袍微动,声音平稳清晰,如同宣读天道律令:“五心朝天,脊背端首,下颌微收,舌抵上腭。”
“目视前方,神光内敛,摒弃杂念,静心守一。”
“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
“凝神静气,神与意合,意与气合。”
“天地灵气,无处不在。
存想己身,如竹中空,有窍自开,引气入体。”
语速平缓,字字清晰。
无解释,只授核心要诀。
言毕,便如沉默冰山,静待沈竹自行参悟。
沈竹闭目凝神。
饥饿寒冷与酸痛依旧干扰,但他强大的意志力迅速将其压下,集中精神于“引气”二字。
如竹中空…… 这西个字如一道闪电劈开迷雾!
他是谁?
沈竹!
竹妖化形!
竹子何物?
中空有节,虚怀若谷!
他不需要凭空想象“气”的形态,他的身体本源就是最佳的容器与桥梁!
沈竹心神彻底沉入“竹本空”的意境。
意念高度集中,身体的不适被强大的精神屏蔽。
一种源自本源的奇异共鸣感从体内深处传来,血肉之躯仿佛在呼应竹之真意!
刹那间,感知中的世界骤然变化!
不再是纯粹的黑暗。
无数细微、色彩黯淡的光点,如同宇宙初开的星尘,在感知的“视野”中缓缓漂浮、流动。
它们大多呈现近乎透明的蛋白,如纯净水汽。
少数带着微弱的青、绿色泽,如同初生嫩芽,生机盎然。
更远处,还有零星几点难以捕捉的赤红与土黄。
这些光点,如同拥有惰性的精灵,按着无形的轨迹运行,对沈竹的存在漠不关心。
天地灵气!
沈竹心中了然,这就是引气入体的第一步——“观气”巨大的兴奋如电流窜过,心神微荡,“观气”状态瞬间不稳,光点迅速黯淡模糊。
“啧。”
沈竹低不可闻地轻咂一声,带着点对自己定力不足的懊恼,睁开了眼睛。
谢清寒不知何时己站在他身侧,垂眸看着他。
那双冰封的眼底深处,清晰地映出沈竹的身影,以及一丝绝难错辨的……惊异。
虽然转瞬即逝,复归冰寒,但沈竹确信自己捕捉到了。
“大师兄,” 沈竹迎上谢清寒的目光,声音沉稳,带着一丝探究,“方才闭目凝神,似见无数微弱光点浮动于虚空,色分白、青、绿,间有赤、黄。
此可是灵气之象?”
谢清寒凝视他片刻,那冰封的眼底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审视、评估。
片刻后,他开口,声音依旧冷冽,却不再是单纯的命令,多了一丝引导的意味:“然。
此为‘观气’。”
“凝心,静意。
神念为引,意念为桥。”
“引其入体,归于丹田,如露归竹窍。”
引其入体?
归于丹田?
如露归竹窍?
沈竹心领神会,这比喻极其契合他的本源!
他不再多言,郑重颔首,重新闭目。
心神再次沉入“竹本空”之境。
感知中的灵气光点重现。
这一次,他心境空明澄澈,无悲无喜,意念如无形触手,极其轻柔地“触碰”离他最近的一点微弱淡白灵气。
触碰瞬间,一丝清凉微弱的波动传来。
那光点似被惊扰,微微一颤,欲要飘离。
沈竹不急不躁。
他不再试图“抓取”,而是集中全部精神意志,如同竹节张开无形的“窍穴”,对周遭灵气发出无声的、充满包容性的呼唤:来……归于此处……意念如无形的桥梁,悄然架设。
那点原本欲走的淡白灵气,仿佛被一股温和的吸力牵引,微微一顿,随即改变了飘荡的轨迹,顺从地、如同水滴汇入竹筒般,顺着沈竹意念搭建的“桥梁”,倏然没入他的眉心!
一股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清凉气流,瞬间注入沈竹体内!